我们生活为什么不平静
去或未来,不论这未来是下一分钟、明天还是十年以后,想到它使它成了一件事。想到昨天快乐的事,不论这快乐是性的、感官的、知识的还是心理的,都想使这种快乐延续。想到这件事,像大部分人一样建立这件事的形象,使这件事通过思想延续,因而滋育了更多的快乐。
思想不但滋育快乐,也滋育恐惧。两者皆是时间之事。所以思想铸造了铜板的两面——快乐和痛苦,其中的痛苦就是恐惧。然后我们怎么办?思想变得这么重要,我们很崇拜;我们就想,思想越灵活越好。有知识的人在企业界、宗教、家庭利用思想,他们沉溺地利用这个铜板,利用这个文字花圈。我们多么尊敬知识上或讲起话来思想很聪明的人!可是,恐惧和我们所谓快乐的东西却必须由思想负责。
我们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快乐。我们不是清教徒。我们想了解快乐。了解快乐的整个过程之后,恐惧才会终止。这样你才能用全新的眼光看快乐。如果我们有时间的话,我们将来会继续探讨这个问题。思想必须为痛苦负责。这种痛苦,一边是痛苦,一边是快乐以及快乐的持续,快乐的要求与追求(包括宗教等各种快乐)。这样说来,思想在这里要做的是什么?思想能够停止吗?这问题问得对不对?谁来停止思想?“我”不是思想本身吗?可是这个“我”却是思想的结果。所以我们的问题还是老问题。还是一个“我”和一个变成了看者的“非我”。这个看者会说“只要能停止思想,我的生活就会不一样”。但是其实有的只是思想。会说“我要停止思想”的看者是没有的,因为看者是思想的产物。那么,思想是如何存在的?我们倒可以轻易就看清楚,思想就是由记忆、经验、知识所生的反应。知识就是脑,就是记忆的席位。任何事情对它有要求,它就报以记忆和辨认的行动。脑是几千年演化和制约的结果。思想从来都是过去的,思想绝不自由,思想是一切制约所生的反应。
这样要怎么办?思想明白是它自己制造了恐惧,所以它对恐惧无能为力之后,它只好安静。安静之后,它就完全否定所有滋育恐惧的动作。然后,心——包括脑——观察这一切习惯、矛盾、“我”和“非我”之间的斗争。这时心就明白看者就是被看者。然后,心就知道恐惧不能只是分析之后再摆在一边,恐惧永远都在那里;知道了这一点,也就知道分析不是办法。于是我们就问了:恐惧的源头是什么?恐惧如何生起?
我们说,恐惧生起于时间和思想。思想是由记忆生出的反应,所以思想制造了恐惧。光是控制或压制思想、制止思想、在自己身上玩各种技巧,都无法结束恐惧。我们自己客观地,不分别地明白了这整个模式之后,思想自己就会说,“我要很安静,不控制也不压制”,“我要静止”。
这样,恐惧就会停止。这就意味悲伤停止和了解自己——也就是自知之明。没有自知之明,悲伤和恐惧就不会停止。只有免除了恐惧的心才能面对实相。
也许你们现在很想问问题了。我们必须问问题——这种问,这样向自己暴露自己在这里是必要的。不只在这里,以后不论是在房间里、花园里,坐公车还是走路,你们都要问,这样才能寻求答案。但是问问题要问对。问对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问: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痛苦、悲伤。做这件事对不对?
克:我们如何能够接受自己的实然?你是说你接受自己的丑恶、残酷、暴力、虚假、伪善?你能够接受这些吗?你不想改变吗?我们没有必要改变这一切吗?我们如何能够接受一个明明不道德的社会的现有秩序?生活难道不是不断地变革运动?我们只要是生活着,就没有所谓接受。我们有的只是活着。我们和生活的运动共同生活,而生活的运动要求的是变革、心理革命、突变。
问:我不懂。
克:我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