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五、龙潭湖碎尸案
土”字脸就给抓回局里,这雷是你扛啊,还是我扛啊。

    现实世界里,千万别以为警察想抓谁就抓谁,乱抓人是要受处分的,甚至有时候还很严厉。有警察明明把案子办错了也要屈打成招,这里面的案子就不乏怕抓错了人受严厉处分而将错就错的。

    照老宋的想法,真有发现谁长“土”字脸又符合作案条件的,也要先监视,再找证据,有了证据再讯问……

    哪儿能看长相就把人带回来啊。要人家说嫌疑犯长得气宇轩昂加一对猫头鹰似的眉毛,您总不能去国务院把总理带来吧?

    人家巡警“扑哧”一乐:“宋队,忙晕了吧,我哪儿能因为长相抓人呢?这小子是有案子的。”

    “什么案子?”

    “杀人案。”

    “啊?”

    其实,这小子还真涉及一起杀人案,只不过连从犯都算不上。

    这案子破得奇快,所以倒值得一说。

    那天,巡警的车刚出去,就得到110通知,在某某街拐角发现一具男尸。

    快速赶到的警察马上开始检验,发现尸体还柔软,旁边扔了一辆自行车。死者只有一处伤——半边颅骨被砸得粉碎,旁边还扔着一块粘着血的水泥板砖,很明显是凶器。

    旁边正好有一个卖烤白薯的,虽然吓得够呛脑子还很灵活,说是看见一帮小混混跟这个人口角。小混混中有一个过去就把人家的自行车推倒了。受害人揪住一个混混,不防另一个混混抄起一块板砖照他脑袋就一下,然后一哄而散。

    “认得这几个混混吗?”警察问。

    “不认识,不过,其中有一个头发染成黄色的,一个染成绿色的,一个女的。”

    录完证词,巡警队长抬腿上车,无意中转头一看,远处胡同口有几个人正探头探脑地向这边张望,路灯之下,正有一个黄的,一个绿的,一个长发女的……

    “去,把那几个叫来问问。”巡警队长叫一个联防过来,刚冲那边一指,那几个人掉头就跑!

    人一跑就是命令,巡警和联防们追击的追击,上车的上车,马上开始追捕。

    就这么几步路哪跑得了呢,大部分混混束手就擒——原来,他们把人打了,但并不知道把人打死了。所以他们跑散了以后,又过来看看风声,如果人伤得轻也就算了,要是伤得重大家赶紧回家打包,上外地避风去。不料,正好给警察们送上门来。

    说来八九十年代北京杀人案发案率上升,城建局要负一定责任。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那个时候北京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城建局弄来了大量水泥地砖,结果给本地混混带来极大的困扰。

    众所周知,北京混混打架的应手兵器里面,“管儿叉”和链子锁还要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第一位当之无愧的就是板砖。北京流氓的口头禅是——孙贼(子),过来爷爷拍死你小丫挺的!

    这“拍”,只能是用板砖。

    之所以北京流氓打架好用板砖,据说最重要的原因是材料丰富。早年北京住宅紧张,各家各户大盖小厨房,结果弄得满街砖头瓦片。瓦是弧形的,外形怪异,发力的时候不容易掌握方向,于是砖就成了最容易普及的近战武器。

    其实,板砖流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它是一种适合街巷低烈度战争的有限杀伤武器。

    有限杀伤武器的意思是它造成的伤害通常在一定范围之内。北京早年的板砖,主要指的是建筑用红砖。由于当年不重视质量,通常人们把它和单位发的月饼相提并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种黄土烧制的砖头强度有限,打击在对手的脑袋上通常会造成脑震荡、裂伤或出血,但不会致命——力量小的打不死人,力量大的呢,砖和脑袋较量硬度,砖自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京城十案简介 >京城十案目录 > 五、龙潭湖碎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