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李奇微: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
,把英军二十九旅的“皇家来复枪团”
的一个营歼灭在这里。
今天,英国皇家“绿老虎团”的团旗,陈列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同时陈列的,还有郑起在阵地上吹的那支小铜号。
釜谷里的战斗结束一年以后,郑起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在北京参观了几天之后,9月30日,郑起接到了一个红色请柬,上面写着:谨清光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在中南海的怀仁堂。毛泽东宴请200多名各界来宾。
毛泽东所坐的桌子是一百号,郑起坐的桌子是六十六号,由于排列的原因,郑起和毛泽东仅仅相隔一张桌子。
19岁的郑起,出生于一个苦命人家,两岁时父亲去世,三岁时母亲改嫁。他要过饭,放过猪,要不是参了军,他根本不知道人吃饱饭是什么滋味。
郑起端着一杯酒,走向毛泽东。
他说:“敬毛主席一杯酒。”
毛泽东问:“是志愿军的代表?”
郑起说:“是,从前线来。”
毛泽东放下酒杯,拉起了这个年轻士兵的手。
郑起回到朝鲜的战壕后,对他的战友们说,毛主席的手热热的,又厚又软。
1951年1月3日,中国军队全线逼近汉城。
这时,小国志愿军部队中开始流行这样一支歌:志愿军不怕困难多,经得起寒冷经得起饿。
两条腿撵上四个枯辘,翻了高山过大河。
不怕美国反击凶,隐蔽好了它炸不着。
不管飞机满天飞,照样开会照样唱歌。
朝鲜人民军一起干,朝鲜游击队来配合。
美军的防线ABC,一攻就是全线突破。
志愿军不怕困难多,经得起考验经得起磨。
不到胜利不停休,不赶走美帝不回国。
“到汉城去!汉城有姑娘!”
3日上午,志愿军司令部情报参谋跑进彭德怀的指挥部,报告说他们在美军的无线电报中截听到了美军准备从汉城撤退的对话。
彭德怀立即电个右翼纵队的第三十九、第五十军,以及北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迅速向汉城攻击。
战役开始以来一直困扰着彭德怀的悬念消失了:联合国军并不准备在汉城以北地区组织防御以死守汉城。
彭德怀知道,中国军队对汉城的的占领,将是一个震惊世界的事件,因为那里是南朝鲜的首都。对于中朝军队来讲,这是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标志。
但是,也许就是在同时,彭德怀的心中还是有一丝说不清楚的不安。
在高阳北大约两公里的一个叫做碧蹄里的小村,第五十军遭遇了美军第二十五师三十四团一个营的阻击。第五十军的两个连对美军阵地发动了凶猛的进攻,战斗仅仅进行了20分钟,美军便被俘28人,其余的全部丢下阵地向汉城方向逃跑。由于美军逃跑的速度很快,和美军配合作战的英军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暴露在中国军队的包围和攻击之中了。一个营的英军在高阳东南的仙游里高地受到中国军队的围攻,30分钟后英军士兵也丢下阵地逃跑了。由于高地对于迟滞中国军队对汉城的占领至关重要,且英第二十九旅的一个重坦克营南逃之路也因此被切断,所以,3日的整整一天,从议政府方向调来的英军部队达1000多人,他们配合从高地上逃下来的士兵,在2000多门大炮的支援下,对中国军队占领的阵地进行了反复的攻击。中国军队的阵地前布满了英军士兵的尸体,中国士兵以誓死的血战坚持在阵地上。进攻的英军士兵看见在那个几乎被炸平了的高地上,打不死杀不绝的中国士兵戴着从死亡的英军士兵头上摘下来的钢盔,在烈火硝烟中时隐时现呐喊拼杀,这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