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李奇微: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
是辆装载燃油的坦克,这辆坦克爆炸的时候,汽油溅了李光禄一身,他成了火人,身上的棉衣被烧造。他扑打着,越扑打火燃烧得越猛烈。在窒息和疼痛中,他在雪地上滚来滚去。其他的士兵跑来帮他,火被扑灭了。

    在担架上,李光禄想着他的棉衣,心直疼。天这么冷,棉衣没有了怎么能再去炸坦克?

    这个晚上,英军引以为自豪的“皇家重坦克营”的31辆坦克被中国士兵用最原始的爆破手段击毁了。

    中国军队对汉城的弧形包围在1951年1月3日上午基本形成。

    李奇微要么坐着吉普车,要么换乘联络飞机,他在各个前线师的阻击战场间跑来跑去,和所有的军长。师长就战局交换着意见。这时有情报说,汉江的南岸也出现了中国军队渗透的迹象,于是军长和师长们异口同声地说,一线部队的抵抗能力已经到达相当的限度。现在惟一应该做的是继续撤退。现在于汉城以北组织防御,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从整个战略上考虑,必须放弃汉城,在汉城以南预定的防御线上再组织有效的抵抗。

    麦克阿瑟下达了放弃汉城的命令,各部队撤退的目标和任务是:一、以美第二十五师,并配属英第二十九旅撤退下来的部队,在汉城外围占领收容阵地,担任第一线部队的收容和渡江掩护任务;二、美第一军和第九军平行撤退,首先占领水原至杨平一线的阵地;三、美第十军并指挥南朝鲜军第二、第五、第八师,确保杨平至洪川一线的阵地,解散南朝鲜第二军,其所属各师归美第十军指挥;四、南朝鲜第一军和第三军确保洪川至注文津一线阵地;五、美第三师转移到平泽附近。美骑兵第一师转移到安城附近。

    从这个命令中可以看出,联合国军的撤退不仅仅是放弃一个汉城,而且是大踏步地撤退,一直撤退到三七线附近。

    李奇微在日记中对朝鲜战场上这次撤退有这样的说明:“我本来就知道,在中国军队竭力发动进攻的时候,汉城是不能长期保持住的。第八集团军的方针是尽可能给敌人以更多的损失,接着就迅速脱离,后退到新的方向上去。”

    但李奇徽也知道,从汉城撤退是~次极其危险的军事行动:把汉江以北的大量部队和各种坦克、火炮和车辆撤过乱冰堵塞的汉江时,一旦受到中国的拦截和被迫在汉江边上进行决战,联合国军的损失将是巨大的,其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为此,李奇微立即把放弃汉城的消息向美国驻南朝鲜大使穆乔通告,并且请他立即通知李承晚,要求南朝鲜政府目前仍然留在汉城的政府机构必须在下午匕时前撤离汉城。自下午15时之后,汉江大桥和所有的交通要道,仅供军队使用,民间的一切行人和车辆一律禁止通行。

    没过多久,穆乔在电话中传达了李承晚对李奇徽的质问:“李奇微将军讲过,他是准备长期留在朝鲜的,可现在他才到朝鲜上任一个星期就要从汉城撤退,难道他的部队只会撤退吗?”

    李承晚的后一句话刺痛了李奇微:“告诉那个老头,我现在是从汉城撤退,而不是离开朝鲜!”接着他又说,“让他看看他的军队是怎样在中共军队进攻面前像羊群一样溃逃的吧!”

    放下电话,李奇微任命美骑兵第一师副师长帕尔默准将为交通协调组组长,特许他以第八集团军司令的名义行使交通管制权,特别是对汉江桥的管制。

    李奇微知道,如果汉城几十万的难民同时与他的军队争抢撤退的道路,那情景将是他的对手最希望看到的。

    汉城,这座有150万人口的城市,在五个月之内,第三次变换了它的主人。

    而且,在麦克阿瑟下令放弃汉城约70天后,联合国军又回来重新占领了这座城市。

    短短的时间内,反反复复地在战争双方间易手,作为一个首都城市,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朝鲜战争简介 >朝鲜战争目录 > 第五章 李奇微: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