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团要迅速组织部队开进,切实隐蔽我军企图,严防被敌发觉我军东移。
(三)能否全歼县里地区三个南朝鲜师的关键,在于各军、师是否能按时插到预定的合钳位置,迅速达成两翼迂回,层层包围。为此,必须选择坚强部队和得力干部,担任钳击先锋的任务。
(四)要敢于使用主力猛插,坚决反对尖兵战术,要集中力量钳击合围。各级指挥员应靠前一至两级深入指挥,并应及时报告敌情和自己的位置。
令彭德怀不安的,还有中国军队的后勤供应问题。
彭德怀专门召集了一个研究志愿军后勤机构设置问题的会议。中国军队刚入朝的时候,不过是第十三兵团一个兵团的兵力,现在,中国军队入朝参战的部队已经达到16个军、7个炮兵师、4个高炮师、4个坦克团、9个工兵团、3个铁道兵师以及一些直属部队,总兵力已达70多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的后勤仅仅由东北军区后勤部来管理显然已不能胜任。为此,彭德怀派洪学智专程回北京向毛泽东和周恩来请示,要求成立后方勤务司令部。
在北京,洪学智对周恩来的一番话,其观点之精辟令人耳目一新:“从朝鲜战争中彭总和我们都逐渐认识到了现代化战争中后勤的作用。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在空中、地面、海上、前方、后方同时进行,或交叉进行。战场范围广,情况变化快,人力物力消耗大。现在欧美国家都实行大后勤战略,五十公里以前是前方司令部的事,五十公里以后是后方司令部的事。战争不仅在前方打,而且也在后方打。现在,美国对我后方实施全面控制轰炸,就是在我们后方打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规模,不仅决定了我们前方进行战争的规模,而且也决定了前方战争的成败。我们只有打赢这场后方的战争,才能更好地保证我们前方战争的胜利。后勤要适应这一特点,需要军委给我们增派防空部队、通信部队、铁道部队、工兵部队等诸多兵种联合作战,而且需要成立后方战争的领率机关——后方勤务司令部,以统一指挥后方战争的诸多兵种的联合作战,在战斗中进行保障,在保障中进行战争。”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刚刚从中国国内战争走出来的中国军队的将领,能够如此深刻地理解现代战争的某些特点,实在是件了不起的事。
但是,在讨论谁来当这个后方勤务司令部的司令时,洪学智与彭德怀弄得很不愉快。洪学智不愿意干后勤,而愿意指挥打仗。话说到急处,彭德怀大吼:“你不干?那么我干!你去指挥部队好了!”
洪学智说:“老总,这话可是将我的军的话了。”
彭德怀继续吼:“是你将我的军,还是我将你的军?”
最后,洪学智服从了党委的决定。但是提出个条件,就是朝鲜战争打完,就决不干后勤了。这个条件党委接受了。
1952年,彭德怀离开朝鲜战场回国任职,临走时洪学智对他重提这件事,说这是党委认定的,党委要说话算数。彭德怀说:“只要我当参谋总长,你就跑不了!”
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洪学智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志愿军后分勤务司令部的成立,不仅使志愿军的后勤供应得以改善,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中国军队向现代战争的特有规律开始了初步的探索。
5月811,志愿军政治部发布《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政治工作的指示》,指示再次强调要“实现整师、整团地取消敌人番号的任务”,“达成大量歼灭敌人的目的”。
朝鲜半岛上的山川河流大都是南北走向。从5月9日开始,在美军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志愿军东移部队横穿高山峡谷,行过于山间小路灌木丛中,于15目前到达了战役发起的位置——春川至兰田间的北汉江和昭阳江两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