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生生死死浮浮沉沉终是他做主
”接着又说:“刘副省长前天还说,他要去看您呢。这次来,您见他不见?”说着,他的声音压下来了,耳语道:“他大约有事要找北京的秋老……”
呼天成却淡淡地说:“还是不见吧。”
冯云山赶忙说:“可不能把呼伯来的消息说出去。一传出去,请他的人多了。光那些企业老总们,哪个不想见呼伯?”
几个人点点头,都说:明白。明白。
呼天成笑着说:“不是我这个人主贵,是呼家堡主贵呀。”
待说了些闲话。三人中,只有邱建伟看出“眉眼”来了,他轻声说:“呼伯,您大老远跑来,是有什么事要办吧?”
冯云山怕失去这个回报老人的机会,立即说:“呼伯,您说吧。”
范炳臣更是个火暴脾气:“老爷子,只要您言语一声……”
邱建伟也说:“只要能办的,我们一定尽力。”
呼天成脸沉了一沉,而后微微一笑,说:“你们饿不饿?我可是饿了,先吃饭。”
这时,众人都跟着说:“吃饭。吃饭。”
然而,端上来的却是四碗炸酱面。
马桶上的“新闻”
李相义喜欢坐在马桶上看报。
他这个习惯由来已久。多年来,作为许田市的市委书记,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急急忙忙地跑进卫生间,插上门,褪下裤子,而后舒舒服服地在马桶上坐下来,一边方便一边翻看当天的报纸。他这个“就着铅字拉大便”的习惯是在当中学教师的时候养成的,所以只有家里人知道。报纸是秘书一大早送来的,再由妻子给他一张张叠好,放在一只固定的方凳上,同时还要削好一枝铅笔,以备他需要圈点时使用。
李相义蹲下来之后,首先要看的,当然是《人民日报》。这份报纸他一般只看“大标题”和一些“社论”,这主要是看“动向”。特别是词语上的变化,别看有时只是一两个字,他会格外注意。接下去要翻的是两个“参考”。一个叫“大参考”,是供相当一级干部看的内部情况通报;一个叫“小参考”,即《参考消息》。看“小参考”是浏览性的,注意一下“国际风云”而已;“大参考”就看得稍细一些了,那主要是为了了解国内的“动态”。再往下,省报他是要认真看的,对省报,他着重于看两方面的报道,一是省委领导的讲话,二是表扬和批评,尤其是对许田市的报道,他几乎是每篇都要看,细看。看了,有时候还要圈点一番,批上一两条意见,让相关的部门拿去传阅。最后,如果有时间的话,他还要再翻一翻晚报,看一看“社会监督”、“健康知识”什么的。这一般大约要用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的时间。而后,他会很重地咳嗽一声,这时候,他的“便池办公”才算告一段落。所以,李相义后来搬过几次家,他老婆提的唯一条件是必须“双卫”。
然而,这几天,李相义在卫生间待的时间却越来越长了,出来的时候,脸也拉得很长。也就是最近这几天,他突然发现,省报对许田市的批评文章越来越多,可谓连篇累牍。
大前天,他看到的是一篇“脏、乱、差”的批评文章,点名批评了许田市的卫生状况,那还是在第四版上,不怎么显眼。紧接着,又一篇批评许田的报道出来了,这篇文章又移到了第三版上,这是一篇标准的“含沙射影”——写的是许田市近期出现的一起“绑架儿童案”,说案子至今未破……文章的末尾居然还出现了这样的字样:“许田的社会治安状况可见一斑。”
这是什么意思?居心叵测呀。再往下,火药味就越来越重了,文章是点名批评“321”工程,竟然上了“头版”!“321”工程是许田的一个重点工程,是花了世界银行贷款的一项水利工程,耗费巨资。文章的题目竟然用上了“黑洞”二字!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