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九章 斗将
,”董卓长叹道:“凉州兵与并州兵俱为老夫效命,如今却势如水火,先是胡文才与奉先不和,失了旋门关,而今杨整修与张文远也是如此,大敌当前,实令老夫大失所望。”

    李儒也不知什么,关东的形势变化太快,便是始作俑者张辽也始料未及,何况是他这个不知情者。

    这时,刚才被董卓派出打探张辽军队情况的亲兵进来,报知了董卓情况,确实如张辽所,兵马折损严重而且还拿回了一面“破虏将军孙”的旗帜,证明了张辽确实与孙坚交战过,并且得胜。

    董卓摩挲着旗帜,询问李儒:“文优,依汝之见,杨整修与张文远,谁言可信?”

    李儒听到董卓询问,并没有感到奇怪,上位者对领兵将领总有几分警惕之心,何况如今大战当前,形势不好,董卓也担忧将领叛变,在杨定和张辽之间,纵然倾向张辽,但杨定毕竟是他的嫡系,他对张辽的疑虑还是有一些的。

    因此李儒沉吟了下,抚须道:“张文远行事虽偶有鲁莽,但颇重情义,忠心也不需怀疑,且他既领残兵归来毕圭苑,听候调遣,那就断不可能叛变相国。”

    “嗯,文优此言不差。”董卓点了点头,他知道李儒与张辽关系不错,但李儒也曾几度算计张辽,只为让张辽忠于自己,因而董卓对李儒很是信任。

    “至于杨整修。”李儒沉吟道:“他跟随相国多年,又是凉州人,忠心也不需怀疑,但气量嫌,睚眦必报,若与张文远有怨,诬陷他倒也不是不可能。”

    李儒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从眼前这面旗帜上看,张文远分明与孙坚交过手,但杨整修却张文远畏惧孙坚,没有援助他,显然杨整修所不实。”

    李儒内心本就偏向张辽,此时看到这面旗帜,确实更相信了张辽的话。他却不知,张辽与孙坚之战,是有先后的,阴错阳差,反倒令他的谎话更加可信了。

    董卓也没什么,从情理上看,确实是张辽的话更有可信度,杨定的言语有些无稽了。

    事实上,杨定走到这一步也只能怪他自己,这事却是他贪心了,他怨恨张辽,所以不但向董卓阐述了张辽杀他之事,并诬陷张辽与关东诸侯勾结谋逆。这两件事看似是一体的,但分开也能成为两个单独事件,并没有绝对的关联或冲突。

    杨定本是想要将张辽一举置于死地,结果弄巧成拙,两事相比,董卓更看重张辽谋逆之事,反而忽视了他们并无关联,确定了张辽不会谋逆,便下意识的以为杨定谎,连带对张辽杀杨定一事也认为是假的。

    若是杨定只张辽杀他一事,或许就是另一番结果。这只能算他自讨苦吃。

    看董卓还在沉吟,李儒忙又道:“既是他二人都不会背叛相国,那余下的便是事,相国不必为他二人费心,索性由他二人争去,眼下关东群贼二十万兵马逼近,相国当谋大事才是。”

    “文优所言甚是。”董卓闻言,缓缓颔,又问李儒:“当此之时,该当如何?”

    李儒抚须沉吟道:“而今关东势大,且突如其来,我等措手不及,连日大战,胡文才、段忠明、吕奉先、杨整修、张文远各路兵马均折损不少,如今雒阳兵马可战之兵不足六万,虽精于关东,但悬殊甚大,于我不利。”

    “这些逆贼!”董卓一想起眼下不利的战局,神情又焦躁起来,看向李儒,道:“汝先前献计,让老夫派人去凉州招抚马腾韩遂,且不能否成功,便是成功了,也远水救不了近火哪。”

    李儒又道:“相国不须忧虑,马腾、韩遂纵然招抚不成,却可凭借高官厚禄暂时拖延他们,令他们无心寇略关中,而后相国便可从关中分调兵马,前来雒阳与关东群贼一战。”

    董卓忧虑道:“如今关东群贼近在咫尺,便是从关中调兵也为时已晚。”

    李儒眼珠一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汉末召虎简介 >汉末召虎目录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