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对
折将,坏朝廷威严。”

    刘备也是神情微变,拱手道:“备在徐州败于袁术之手,虽有报国之心,却力有不逮。”

    看到曹操与刘备皆是反对,刘协嘴巴动了动,眼里又闪过阴沉之色,不再开口。

    刘虞又道:“大将军所言有理,只是朝廷迟迟不伐袁术,恐他人效仿,下愈乱。”

    张辽声音有力:“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而今正要看下州郡有哪些逆臣叛乱,正好一举讨之,留下忠贞之臣,下方见清明。”

    “大将军远见,逆臣正当讨之!”

    皇甫郦声音慷慨激昂,立时有一群朝臣附和。

    刘虞想了想,不再作声。

    刘协眼里闪过一丝阴郁,即便张辽的有理,但他还是感到自己这个子的威信受到了影响,尤其是曹操、刘备也声援张辽,让他感到极为不满,而种辑等人的无能,让他感到愤怒。

    吴硕等人看大势已去,皆有些沮丧,他们原本谋划了三件事,一是退张辽做大司马,与子对立,二是争取司隶校尉、城门校尉、北军五校等职务,逐步掌控兵权,三是让张辽出兵讨伐袁术,调其离开京城。

    谋划的很好,却没料到董承突然被打,难以上朝,导致他们分量不足,争取那些重职的谋划先化为乌有。

    随后在助推张辽为大司马的谋划中,没想到张辽坚决果断否决,更是以粗蛮暴烈的方式化解,以致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连急先锋种辑也折了。

    最后鼓动张辽出兵讨伐袁术的谋划,本以为符合张辽心意,是最容易的,却没想到也被张辽出乎意料的否决,改为应对西北,虽同样是出兵离开京师,但明显讨伐袁术急,而出兵西北缓,张辽一时之间未必会离开京师了,他们第三个谋划也失败了。

    ……

    张辽府中,侍中伏均满脸愧色和后怕的离开。

    看着伏均离开,张辽不由暗叹,伏均终究还是年轻,也不是诸葛亮、司马懿那般妖孽。

    正如他在朝堂上所想,伏均上书是一片好心,只想着让张辽做大,拥有更大的权势,同时也能给予皇后最大的支持,给予董贵人最大的威慑,故而他在别人的鼓动下,主动上书,却没想到其中的凶险。

    这凶险对于张辽而言,他倒是无所谓,大不了一拍两散,但对于伏皇后却是致命的,后宫一旦失宠,后果是极为可怕的,何况还有董承虎视眈眈。

    不过即便今日张辽化解了危机,但以刘协的心性,对伏皇后必然多了芥蒂,这让张辽心中有些担忧。

    今日朝堂上刘虞请求出兵讨伐袁术,张辽反对,除了他另有谋划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董承想让他讨伐袁术,所以他不能去,至少要先把雒阳一切安排妥当,尤其是在董承等人的谋划中,张辽感受到了伏皇后那边的危机。

    想了想,张辽命人去叫李儒。

    他手下的中、前、左、右四大军师,中军师荀攸坐镇关中,以制凉州,左军师郭嘉坐镇中山,以制幽冀,原右军师沮授改任长史,由贾诩担任,坐镇河东,他如今身边只留了前军师李儒,并由李儒负责暗影司带来的一应情报和雒阳各项事务。

    李儒在军事参谋方面比之其他几人略弱,但在应对朝堂争斗、阴谋诡计方面还是很强的。

    不多时,李儒过来,见礼过后,张辽郑重吩咐道:“文优,董承等人最近应有谋算,吾恐他们意在谋取后位,着暗影盯死了董承和他那些党羽,还有宫中太医,吾不日要领兵出去,汝留京师,一旦发现他们有异动,立时处置,予汝专断之权,吾会告知韩浩与臧霸,急时可调京师兵马。”

    李儒忙应道:“唯。”

    如今韩浩为中护军统领,负责宿卫和雒阳安全,臧霸为张辽手下第八中郎将,领兵分驻雒阳四面八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汉末召虎简介 >汉末召虎目录 > 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