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磨难
声,双眼一黑,胸口一紧,一口血差点儿没从嘴里喷出来……
我看看陈辉,再看看毛孩,给自己点上了一根烟,其实我这时候也困了,但是,今天不把毛孩儿的事儿弄彻底,我是不会睡的!
陈辉朝我看看,叹了口气,说道:“黄河呀,有些事儿,我本不想再提起来,可是……”陈辉低头又看了看毛孩儿,露出一脸的悲痛,“要不,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听完故事以后,留不留下毛孩儿,由你来决定。”
我没吭声儿,陈辉又叹了口气,长篇大论讲起了故事……
那是一九六八年冬,一群疯狗似的红卫兵,冲进了山上的一座道观里,红卫兵们先是砸神像抄观宇,后是批斗道士,最后让道观里那些道士还俗,观里的观主誓死不还俗,被红卫兵一连批斗打骂了好几天,这一天,观主不堪羞辱,前半夜上吊自杀了。
后半夜,观主鬼魂给他的关门大弟子托梦,说守道或是还俗,由他这位大弟子带着那些师弟们决定。
几天后,大弟子的身子慢慢恢复了,被小师弟从草窝里扶起来,大弟子就问小师弟,汤是从哪儿弄来的?小师弟只是冲他摇摇头,一句话都不说。
这位关门大弟子,当年三十岁出头,见师父上吊自尽,也想随师父一起去了,但是,他舍不下那几个年幼的小师弟,师父已经没了,他要是再去了,这些小师弟们咋办呢?其中最小的九师弟,才五岁。
大弟子连夜把师弟们叫到一块儿,问他们守道还是还俗,师弟们都哭了,师傅已经死了,他们的道心也都动摇了,大弟子见状,让他们连夜下山,各找出路去了。
最后,仅剩下七师弟和九师弟,七师弟那时只有十五岁,道心却很坚决,就是不走,九师弟因为还小,不懂事,大弟子就带上他们,一起逃进了深山里,宁可逃,也绝不还俗!
那是一个漫长的冬季,大雪封山,对于他们师兄弟三个来说,寒冷饥饿,异常的难熬,所幸当时的山里,野生动物比较多,野兔、山鸡,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鸟类,抓这些东西来吃,勉强饿不死,他们还在山里找到一个小山洞,虽然狭小,也足够三个人栖身了。
一开始,师兄弟三个吃的是从观里带出来的干粮,干粮吃完以后,满山遍野开始抓小动物吃,大弟子身上,还带着几盒火柴,每次都找来柴禾,把小动物烤熟了吃。
一转眼的,一年就过去了,时间来到了来年的秋天,满山遍野的果子和野菜,食物还算充足。
不过,突然有这么一天,从山外闯进深山里一伙人,胳膊上个个带着红袖箍,这是红卫兵的标志。师兄弟三个见了,以为是来抓他们的,赶紧从山洞里出来,躲到了别处。不过,栖身的山洞给这些红卫兵发现了,他们踢灭洞口的篝火,闯进了洞里,一把火把洞里所有的东西全烧没了。
等那些红卫兵走后,三兄弟三个出来了,到洞里一看,一片好黑灰……
大弟子身上的火柴这时候早就用光了,留在洞口的篝火火种也没了。咋办呢,师兄弟三个饿急了以后,开始生吃东西,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逮着以后全都直接生吃。
几天后,大弟子的身子慢慢恢复了,被小师弟从草窝里扶起来,大弟子就问小师弟,汤是从哪儿弄来的?小师弟只是冲他摇摇头,一句话都不说。
写到这儿或许有人会问,他们咋不钻木取火呢?可别扯了,钻木取火可不像书里写的那么简单,需要满足很多条件,他们哪儿那条件。
那山洞呢,他们也不敢再住了,又往更深的山里走了走,所幸那时候,山上的清泉很多,他们唯一不缺的就是水,后来在深山里又找到一片地方,猫了进去。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具体几年,这大弟子不记得了,只知道他之前那个五岁的九师弟,个头跟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