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正文 第四十三章 移民,没钱用的赵佶
他们也知道,梁山军不但待遇好,缴获封赏更加优厚!

    只是随着梁山军招收的兵马越来越多,现在梁山军招兵的名额越来越少了,招兵的条件也越来越高了。

    一般的农夫,除非天生神力,或者有一技之长,是根本想都不要想能加入梁山军。

    不过即便如此,很多人从军的热情却依然一下变得十分高涨起来。

    一些有条件的条件的家庭无不纷纷请武师教导自己家的孩子打熬筋骨,练习武艺和骑马射箭等;很多年轻人更是立志长大一定要加入梁山军。

    甚至于在京东河北之地,原先家里有子弟在梁山军当兵的人家,这时候也不藏着掖着了,害怕官府追究了,而是一下变得十分高调起来。

    然后这些人家就立刻被媒婆踏破了门槛。

    谁能想到,原本的宋朝当兵乃是最被人看不起,最受歧视的的职业之一,到哪里都要被人骂一句贼配军,娶老婆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竟一下就变得受人尊敬,备受追捧起来。

    而这也就越发刺激了京东河北路众多年轻人想要从军的决心,当然,是从梁山军。

    不过相对来说,对于移民到河套草原,济州,郓州的百姓反应却不那么热烈了,哪怕梁山军给出的条件确实让他们非常心动。

    只是中国人向来是如此,故土难离,除非是过不下去了,否则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离开家乡到外面去讨生活的。

    偏偏这一年多以来,梁山军又是想办法逼迫两州地主富豪减租减息;又是给当地百姓送土豆、玉米、辣椒种子;又是大兴水利;又是推广沼气池和沼肥。

    这样一年下来,土地的产出比以前高四五倍都不止,刨去要交的租子,每家每户都比以前高了几倍不止,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更别说农闲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到梁山各个工坊工地(煤矿,水泥厂,炼铁厂等)上打点零工;家里儿子女儿也可以送到梁山纺织工坊,熟食工坊,药材工坊,农具工坊里去做事,拿的工钱比种田还多。

    如此一来,几乎所有人家日子都变得非常好过了,不但不会饿肚子,还把欠的账都还了,还能攒下不少钱。

    既然如此,那还跑到几千里之外的甚么河套草原去做甚么?

    更别说那个地方可是靠近辽国,哪怕有梁山军派兵驻守,也无法保证没有危险。

    这样想来,两州的百姓自然没有多少愿意移民了。

    很快消息就回馈到在水泊四城坐镇的吕将和曹正那里,两人略一合计自然很快明白了其中缘由,于是就又让人到外面加了一句。

    “所有愿意移民的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家里壮劳动力多的优先,家里男丁有一定武艺的优先的优先,一旦梁山军扩军,将优先从这些移民人家里挑选。”

    然后再详细讲了一番梁山军战兵的待遇、福利,缴获分成办法等等。

    这样一来很多人一下心动起来,而随着同样的消息告示传播到济州、郓州以外其他受到梁山军好处较少的地区,却是立刻吸引了一大批人的争着抢着报名。

    与此同时,大宋东京,汴梁城内。

    早在梁山军的信使抵达梁山泊之前,朝廷这边同样收到了童贯的六百里加急。

    得知李察哥二十万主力尽灭,兴庆府被攻灭,李乾顺授首消息,满朝上下自然也是振奋万分,激动万分!

    这颗祸害大宋近百年的毒瘤终于要被摘掉了,几十年来连续对西夏用兵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这当然是一件举国同庆的大喜事。

    而且更重要的是,第一:西夏灭国了,西军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回援京师了。

    只等童贯带兵回返,便可以快速扫平国内田虎、王庆、宋江、方腊四大贼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林氏水浒简介 >林氏水浒目录 >正文 第四十三章 移民,没钱用的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