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纯真年代的姑娘
了。

    倒不是说江爸的想法不能实现,这个年代的服装店基本都还没有品牌概念,自主批发进货的情况下,想来什么来什么,点都不为难。

    但是这样没有定位意识,做不出忠诚客户群和指向性。

    “我们只卖十二三岁到十六七岁孩子的衣服、鞋子。”

    江澈最后提了自己的建议,陈述原因有三点。

    第是因为这个时候年纪稍大些的那批人,大多都还保留着自己买布裁衣服的习惯,买成衣的少,而年龄太小的孩子,由爸妈做主,基本也都这么干。

    说到第二点,江澈干脆直接问爸妈:“你们之前有几年没买过年的衣服了?”

    江妈想了想说:“我还买过两次,你爸是真没有。”

    “那我的呢?”江澈反问。

    江妈气起来说:“你的不年年给你买啊?!年还不止身。”

    江澈笑着说:“懂了吧?而且针对个年龄段,只要他们准备买衣服,就会想到咱们家的店,慢慢形成名气。”

    江爸点头赞许。

    江妈依然如故的感慨着,“我家澈儿怎么这么聪明”。

    最后点,是基于选货和进货的考虑,刚出农村,爸妈的眼光是大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从跟着别人进货开始,慢慢培养眼光,这方面江澈不准备操心,他相信老爸贯的钻研和学习能力。

    而目前,要先尽量回避这个问题。

    那么从父母的角度给孩子选衣服,也算是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论怎样,总比让爸妈去给二十来岁,三十岁的人群选衣服要靠谱得多。

    毕竟这年头孩子们的自主权还远没有后来那么大,很多时候,爸妈的眼光和判断才是最终的选择标准,比如孩子要买好看的,爸妈就要选牢固的,孩子想的是合身,而爸妈会希望衣服宽大些,好多穿两年……

    总之接近三月底,这家名字很土,出自江澈之手,叫做“花季雨季”的服装店就这么开了起来。

    没有太过分的装潢,没有什么新潮设计,也没有盛大、创新的开业仪式……

    爸妈不让江澈经常去店里,口口声声说着:“你以后是要捧公家铁饭碗的人,别耽搁时间,也免得被同学看见了,瞧不起你。”

    这个时候人们对于开店做生意,评价还是有部分很贬低的。

    所以有件事,江澈好几天之后才知道——郑忻峰这家伙跟江澈打听了个店名,自己偷偷跑到江爸江妈店门口去表演霹雳舞,跳就是两天,从早到晚。

    他的霹雳舞可是省里比赛拿奖的水平。

    年轻人群的目光很快被聚集了起来……

    “你这同学我们之前也没见过,刚开始还以为是来捣乱的呢,绑个红色月子带,戴个奇怪的手套,在咱家店门口,奇奇怪怪的乱跳乱蹦。刚开始你爸不在,我又不敢上去赶人,气得我呀……结果就看见好多人围过来,围过来,他就个劲地往咱们店里招呼人……叫他歇他都不歇……”

    江妈后来是这么跟江澈描述的,家人边笑,边感动、感慨。

    江澈说:“难怪他后来连续好几天连走路都困难。”

    江爸说:“这种朋友难得,你要对得起这份情义。”

    总之“花季雨季”的生意就这么在定程度上火了起来。

    第个晚上数完营业额,算出来利润,400多,江爸和江妈夜没睡着。

    后来的人常说,90年代傻子开个店都能赚钱,这话不完全对,但至少有部分是对的,这个年代确实比较容易做生意……

    其竞争小、选择少,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时候的供求关系相比十年代虽然已经平衡了很多,但还没彻底逆转,同时没有络,实体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逆流纯真年代简介 >逆流纯真年代目录 > 第三十五章 纯真年代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