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辩
    郅恽这下是完全不出话了。

    前面晏子引经据典,的还是郅恽他个人的事情,要他遵循自己的本心,告诉他本心的信念可以压过先的好感度。

    而后面晏子则完全是从大局来劝了,按照晏子的法,自己要是执迷不悟下去,将会导致下大乱,百姓将不断遭受战乱之苦。

    虽然这个结果不是郅恽他自己一个人能够造成的,必然是大量的黄巾军中的英灵大肆出台政策,收买人心的结果。但是自己终究是其中一员,而且自己也的确是对分配田地给百姓耕种,拉拢人心之类的行为很支持,甚至当初站在义军的角度来,这是推翻当权者的必要手段。单纯的作为起义军,攻城拔寨,却不去收拢人心,根本不可能长久。

    在此之前,郅恽甚至还要为自己提出这样的方案沾沾自喜。

    可是现在听到晏子的一番话,郅恽也不禁疑惑起来,这究竟是对是错呢?

    实在的,站在起义军的角度,这没错。甚至站在分配到田地的百姓角度,这更是大好事。可是,分配了田地给他们,导致他们为了维护这样的权益,和与起义军捆绑在一起,使得战争升级,这是对的吗?

    甚至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选择义军就是正确的吗?

    郅恽是经历过绿林、赤眉起义的人,起义军如火如荼,刘秀更好似命之子一般的场景他也是见过的。可是才过了多久?当今的汉帝就成了这番模样。难道黄巾的张角能比刘秀做得更好?或者当初就败给刘秀的樊崇能够承担这个重担?

    不过话回来,晏子这番话虽然的确很有道理没错。但是在汉灵帝的背景下,终究是显得不那么有服力了。

    相对而言,最著名的反秦斗争之中,胡亥虽然有点坑爹,但也没像灵帝刘宏那么荒唐。而郅恽、樊崇他们那会。王莽还是有做事情的想法的。虽然很多政策非常真,太过想当然。

    如今为汉室奔走,为大汉对抗黄巾的各路义军也好,忠臣义士也罢,所效忠的【☆【☆,主要还是大汉这个国家,是汉朝这个正统。至于灵帝。这个本来就是从其他脉系挖出来的家伙,身份上就有问题。

    当初汉桓帝刘志驾崩,皇后窦妙临朝问政。桓帝无子继位,窦妙与其父窦武等商议,最终选择了刘宏继承大统。

    184年,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汉灵帝,立合肥侯,最终以失败告终。王芬自杀,许攸等逃亡。

    他们为什么敢这么做?起来就是因为汉室宗亲在继承权上面是对等的。后期还有袁绍等拥立刘虞的事情。

    在针对刘宏个人的忠诚度上面。实在不上有多少的忠臣,大家所拥护的终究是‘大汉’这面旗帜。

    这乃是晏子法最大的薄弱点,甚至可以郅恽乃至是其他众多的英灵,之所以依旧能为张角所用。一方面是先好感度。另一方面同样也是汉帝本身不得人心。

    因为这些英灵出身不同的时期,却没有从经过忠于汉室的洗脑培养,他们看待这个事情的时候更加客观一点,看的就是汉帝的执政,而不是身份。

    如果真的是清平治世。他们对张角的那点初始好感度分分钟就消耗光了,哪里还会有这样的问题。

    “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自子出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郅恽也很自然的抛出这个话题,“问题的根源终究不在我等,而在当今陛下。陛下若是英明神武,爱民如子,自然下归附。即便是某些人想要造反,也根本掀不起什么波浪来。”

    “恕我直言!”郅恽沉声道,“先生虽然稳住了当代,保住了景公,可之后齐王不争气。最终结果终究是难以挽回的。根源还是在君王自身身上。”

    晏子闻言,却是瞪了田乞一眼。

    田乞表示自己很无辜啊,站在这里不话,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国之群雄召唤简介 >三国之群雄召唤目录 > 第六十七章 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