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延伸阅读 温家宝总理引用诗文摘录
    温家宝总理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着精深的造诣。他在公开场合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借诗明志,向整个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我们领略和感受到他温文尔雅的外交风度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以下摘录了温总理近年引用的部分精彩诗文。

    (一)“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香港礼宾府出席CEPA协议签字仪式后发表演讲,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

    (二)“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2003年10月1日,陕西省13万民众受灾于洪水。在看望了灾民后,温家宝总理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

    (三)“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004年3月4日,温家宝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农业界委员时,引用汉代政论家王充著作《论衡》中的这句话,阐述其治政思想。

    (四)“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在2004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就两岸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了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

    (五)2006年9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接受五家外国媒体的联合采访。他以杜甫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开场白,使采访的气氛格外融洽。访谈中,温家宝引用中外名家的诗词著作,巧妙回答了记者关于他喜欢读什么书、思考什么的问题:“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六)2007年3月16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问引用的诗文。

    (1)温家宝总理在谈到中日两国关系时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其中,“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出自《管子·版法》。意思是:希望团结远方的人到来,就要治理好自己的身边;希望避开可能发生的祸乱,就要注意消除人的怨气。

    (2)温家宝总理在谈到民生问题时,借用了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这句诗出自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诗作《窗外的争吵》。

    (3)在谈到海峡两岸关系时,温家宝总理引用唐诗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温家宝总理提到,让每个干部和领导者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语出自《贞观政要·政体》,魏征在与唐太宗关于历代兴衰的对话中引用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早的类似表述出自《荀子》中的《王制》和《哀公》,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孔子家语·五仪解》中也有相似的说法。

    (5)温家宝总理在谈到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时说:“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这一古语出自宋代苏轼的《晁错论》,原文是“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七)2008年3月18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引用的古语和诗文。

    (1)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温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简介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目录 > 延伸阅读 温家宝总理引用诗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