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延伸阅读 官员开博成时尚
供了一个更新的角度来思考和审视外来工的命运。”这位官员感慨地说。

    专家评说:更愿意看到官员的真诚

    “公众希望看到的,不仅是官员的政绩,更是官员的真诚。”中山大学教授郑永廷认为,我国政府官员与民众的直接沟通联系还不是很紧密,除了报纸上、电视里的工作新闻,民众对党政官员群体的了解不是很多,官员往往有种神秘感。特别是某些官员腐败渎职行为,对整个公务员群体形象造成很大伤害,负面影响突出。官员通过博客,有机会及时与民众交流观点、看法,在促进官民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上,有着明显的作用。

    官员开博是好是坏,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可否认,在官民沟通渠道还不完全畅通、网络舆论导向良莠不齐的背景下,官员开博无疑是一种网络时代全新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不仅有利于官员与百姓的沟通,也有利于引导一个地区的网络主流舆论。我们不可抹杀官员开博的种种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期待官员博客在内容、形式、要求及地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其实,无论博客也好,政府网站也好,“市长热线”也好,都只是一种工具,能不能收到实效,需要有人正确地运用它,看开设者是否真心服务民众,这才是最关键的。

    “互联网执政”并不足以支撑起一套行之有效、一以贯之的规则。近年来汹涌于网络上的公共事件表明,互联网与其说是观点平台,不如说是博弈工具,它一次次见证了原本可以在法院解决的问题,却不得不首先经过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媒体审判”或者“互联网审判”才能推动;原本可以在日常行政中解决的问题,却要通过互联网上风起云涌的声讨“定纷止争”。不难发现,在中国互联网担负了“不可承受之重”。

    或许,网民无节制地赞美官员开博更在于给现在的官场陋习投一张反对票。如果民众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官员同样善于倾听,相信中国当下的转型进程会简单得多。与此同时,民意如果是真实的,对于官员来说,言语表达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行动才是执政者真实的母语。一句话,民众要多说,政府要多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简介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目录 > 延伸阅读 官员开博成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