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正文 第368章 高产的学者
自己解释的东西网友们都理解不上去,李凡还会傻乎乎地去试图改变网民们的想法?

    学术交流,一定是在双方水平对等或者接近的时候,才能进行,否则就是空谈。

    李凡懒得回应,从室友手中接过这学期的选修课安排表后,便打开电脑开始在网上选课。

    ……

    关于李凡这篇作品的讨论,因为李凡特殊的身份,整个网络上的讨论愈演愈烈!

    很快,心理学领域的一些研究者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无一例外,基本全部都是持否定态度的。

    京师大心理学教授李刚,发表长微博进行系统分析:

    “李凡的研究具有多处问题,取样带有倾向性,并大量地进行了推理和揣测,极不严谨!

    error、power以及bias都存在严重问题……

    我认为,这是一篇幼稚的初级的研究报告。”

    李刚教授所指出的研究报告的不严谨性,这个李凡也承认,因为李凡没有必备的实验条件和科学团队支撑。就靠他老哥一个,他也做不到对每一个研究成果进行彻底性大规模的研究。

    所以,对其他学术成果的验证上,李凡的样本量很小,而且都是取自于身边的同学。

    甚至有些学术成果的正误,李凡不得不进行合理推测,并得出个人结论。

    这个“合理推测”没人认可,在大多数专家们的眼中,什么是“合理推测”?那不过是李凡这个心理学门外汉的臆想。

    李凡这篇学术研究的最大软肋就是:受限于个人身份,他不可能有完备的实验条件,做不到详尽严格的验证过程,并在报告中多次地进行推测,使研究报告说服力不高。

    这也的确没办法,李凡毕竟不是大教授,没有自己的科学团队。总不能为了验证一个结论的正误,去调查成千上万的人吧,他不具备这个条件啊。

    李刚教授发布微博后,浙大心理学讲师欧阳震南再度跟进,继续就李凡这篇文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李凡低估了实际的失败率,因为除了抽样误差,还有其他误差。

    2,重复实验应该尽可能和原实验接近,李凡并没做到。

    ……

    连续两名心理学专家的公开“倒李”后,更多相关专家加入到了讨论之中。

    郑云教授说这学术研究极不成熟;

    心理学家马海接受采访时,说李凡的验证过程没有任何严谨性。

    一位博士生匿名说这篇研究报告毫无价值。

    ……

    李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直到第二天早晨起床,看到很多专家跳出来的时候,他真坐不住了!

    李凡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手机,整个人都不好了,之前的博大胸襟也缩水了,此时的他超凡旷达不起来了。

    当整个社会舆论,从普通老百姓到相关专家一齐反对自己观点的时候,而且形态愈演愈烈,李凡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淡定下去了。

    李凡承认自己这篇研究报告的确缺少大量精准数据的支撑,也承认专家们质疑一些地方的确有理有据,但他就是不开心!

    于是,他决定做些什么了!

    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人会蹦起来和别人争辩是非甚至喊爹骂娘!有些人愤愤不平但默不作声……因为性格原因,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法未必都不一样。

    而李凡的做法是:保持缄默,并疯狂发表心理学学术作品!

    “豁”地起床,脸也没洗牙也没刷,下床来到电脑桌前,翻开笔记本后准备码字,可写点儿什么呢?

    马强像上学期每天一样,起床后都会轻弹一会儿吉他,当今早吉他声再次响起的时候,李凡的手指也便在键盘上敲击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娱乐之最强大脑简介 >娱乐之最强大脑目录 >正文 第368章 高产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