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骈拇
其所以生(22),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23)?使天下惑也!

    【注释】

    ①正正:当是“至正”之误,上段末句即言“至正”,“至理正道”的意思。

    ②性命之情:性,指本性,命,指天命,性命之情,就是物各自得顺其自然的真情。

    ③跂:为“歧”字之误。

    ④凫(fú):野鸭。胫(jìng):小腿。

    ⑤去:摒弃,排除。

    ⑥意(yī):感叹声,又写作“噫”。一说“意”当从字面讲,自认为的意思。

    ⑦决:裂析,分开。

    ⑧龁(hé):咬断。

    ⑨蒿目:颇费解。一说“蒿”通作“(hé)”,放眼远望的意思,一说“蒿”通作“眊(mào)”,眼睛失神的意思。译文从前一说。

    ⑩决:断,抛弃。饕(tāo):贪。贵富:财产多叫“富”,地位高叫“贵”。

    (11)故:衍文。一说从字面意义讲。

    (12)三代:即夏、商、周三个朝代。

    (13)嚣嚣:喧嚣的样子。

    (14)待:依靠。鉤(gōu):“钩”字的古体;木工划弧线的曲尺。

    (15)绳约:即绳索。下文皆称“索”,故有人主张此处应依下文而改;旧注“绳约”释为“绳索约束”,更为失当。

    (16)侵其德:即伤害了事物的天性和自然。

    (17)屈折礼乐:就是用礼乐来生硬地改变和矫正人的言行。

    (18)呴(xū)俞:抚爱。“呴俞仁义”就是用仁义的手段来抚爱和教化别人。

    (19)常然:常态,指人和事物的本然和真性。

    (20)附离:使离析的事物相互附着。

    (21)(mò):绳索。

    (22)诱然:不知不觉的样子。

    (23)连连:不断的、无休止的样子。

    【译文】

    那所谓的至理正道,就是不违反事物各得其所而又顺应自然的真情。所以说合在一块的不算是并生,而旁出枝生的不算是多余,长的不算是有余,短的不算是不足。因此,野鸭的小腿虽然很短,续长一截就有忧患;鹤的小腿虽然很长,截去一段就会痛苦。事物原本就很长是不可以随意截短的,事物原本就很短也是不可以随意续长的,这样各种事物也就没有必要去排除忧患了。噫!仁义恐怕不是人所固有的真情吧?那些倡导仁义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多担忧呢?

    况且对于脚趾并生的人来说,分裂两脚趾他就会哭泣;对于手指旁出的人来说,咬断歧指他也会哀啼。以上两种情况,有的是多于正常的手指数,有的是少于正常的脚趾数,而它们对于所导致的忧患却是同一样的。如今世上的仁人,放目远视而忧虑人间的祸患;那些不仁的人,摒弃人的本真和自然而贪求富贵。噫!仁义恐怕不是人所固有的真情吧?而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又怎么会那么喧嚣竟逐呢?

    况且依靠曲尺、墨线、圆规、角尺而端正事物形态的,这是损伤事物本性的作法;依靠绳索胶漆而使事物相互紧紧粘固的,这是伤害事物天然禀赋的作法;运用礼乐对人民生硬地加以改变和矫正,运用仁义对人民加以抚爱和教化,从而抚慰天下民心的,这样做也就失去了人的常态。天下的事物都各有它们固有的常态。所谓常态,就是弯曲的不依靠曲尺,笔直的不依靠墨线,正圆的不依靠圆规,端方的不依靠角尺,使离析的东西附在一起不依靠胶和漆,将单个的事物捆束在一起不依靠绳索。于是,天下万物都不知不觉地生长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长,同样都不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庄子简介 >庄子目录 > 骈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