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 下
贵人阴氏为皇后。进右翊公辅为中山王,食常山郡。[一]其余九国公,皆即旧封进爵为王。
注[一]本恒山郡,避文帝讳改为常山,故城在今赵州元氏县西。
甲申,幸章陵。修园庙,祠旧宅,观田庐,置酒作乐,赏赐。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乃悉为舂陵宗室起祠堂。有五凤皇见于颍川之郏县。[一]十二月,至自章陵。
注[一]郏,今汝州郏城县也。东观记曰:“凤高八尺,五彩,髃鸟并从,行列盖地数顷,停一十七日。”
是岁,莎车国遣使贡献。
十八年春二月,蜀郡守将史歆叛,遣大司马吴汉率二将军讨之,围成都。
甲寅,西巡狩,幸长安。三月壬午,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历冯翊界,进幸蒲膎,祠后土。[一]夏四月*(甲戌)**[癸酉]*车驾还宫。
注[一]汉官仪曰:“祭地于河东汾阴后土宫。宫曲入河,古之祭地,泽中方丘也。
以夏至日祭,其礼仪如祭天。”蒲膎,县,属河东郡。后土祠在今蒲州汾阴县西北。
*(癸酉)**[甲戌]*,诏曰:“今边郡盗谷五十斛,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除此法,同之内郡。”
遣伏波将军马援率楼船将军段志等击交址贼征侧等。
*(戊)**[甲]*申,幸河内。戊子,至自河内。
五月,旱。
卢芳复亡入匈奴。
秋七月,吴汉拔成都,斩史歆等。壬戌,赦益州所部殊死已下。
冬十月庚辰,幸宜城。[一]还,祠章陵。十二月乙丑,车驾还宫。
注[一]县,属南郡,楚之鄢邑也,故城在今襄州率道县南。
是岁,罢州牧,置刺史。[一]
注[一]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成帝绥和元年更名牧,秩二千石。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刺史,元寿二年复为牧。经王莽变革,至建武元年复置牧,今改置刺史。
十九年春正月庚子,追尊孝宣皇帝曰中宗。始祠昭帝、元帝于太庙,[一]成帝、哀帝、平帝于长安,舂陵节侯以下四世于章陵。
注[一]汉官仪曰:“光武第虽十二,于父子之次,于成帝为兄弟,于哀帝为诸父,于平帝为祖父,皆不可为之后。上至元帝,于光武为父,故上继元帝而为九代。
故河图云‘赤九会昌’,谓光武也。”然则宣帝为*(曾)*祖,故追尊及祠之。
妖巫单臣、傅镇等反,据原武,遣太中大夫臧宫围之。夏四月,拔原武,斩臣、镇等。
伏波将军马援破交址,斩征侧等。因击破九真贼都阳等,降之。
闰月戊申,进赵、齐、鲁三国公爵为王。
六月戊申,诏曰:“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一]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
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注[一]公羊传曰:“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公何以贵?母贵也。
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秋九月,南巡狩。壬申,幸南阳,进幸汝南南顿县舍,置酒会,赐吏人,复南顿田租岁。父老前叩头言:“皇考居此日久,陛下识知寺舍,[一]每来辄加厚恩,愿赐复十年。”帝曰:“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吏人又言:“陛下实惜之,何言谦也?”帝大笑,复增一岁。进幸淮阳、梁、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