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海州铁娘子
,肯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短期内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这就代表着可能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由于新产品尚未研发成功,你就只能继续使用原本低产的品种,这显然不能满足人口基数日益庞大的华夏国国内当下对农业产量的要求。
现在国内的农业发展情况也是如此,过去对农作物产量的追求是基于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考虑,担心人口太多,粮食产量不够的话会有人吃不饱饭,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老百姓连生存下去都成问题,民心不稳,这种情况一直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引起国内局势的动荡,有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关心营养成份、口感、抗性等粮食品质的问题。
但是最近这一些年以来国内农业产量出现连年丰收的可喜情况,粮食库存充足,而且国际环境也比较宽松,这个时候有了这样的基础,国家已经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担心粮食安全问题,所以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现在也可以开始考虑粮食品种的品质与抗性。
在这个前提下,海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夏农业发展公司进行交涉,并将这个话题抛出来,就有了正当的理由,而这个话题又是在农业系统内比较敏感和尖锐的,让相关方面和部门不得不引起重视。
虽然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与大夏农业发展公司交恶并非明智之举。大夏农业发展公司作为大型央企,拥有深厚的官方政治资本。就算贵为江北省省委书记,王虹锋也不愿意与他们硬碰。因为王虹锋知道与之硬碰的结果不一定能成功,而且还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得罪了一些背景深厚的人而让包飞扬在今后仕途发展中凭白树敌。不过包飞扬现在针对的并不直接是总公司大夏农业发展集团,而是这家央企的下属分公司,大夏农业江北分公司,只要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当中注意一点,并且把握好分寸,其实还不至于引起上层的矛盾。当然。如果让王虹锋等这样重量级别的人直接介入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这也是王虹锋目前还不好出面干涉这件事情进展情况的一个原因。
王虹锋又问了问包飞扬韩国山水造船项目最近的进展情况,包飞扬说道:“目前山水公司收购大东船厂的项目遇到一些问题,估计还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够完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们也推迟了来海州考察的行程。”
王虹锋道:“这个项目。放到通城市对通城市造船产业的发展确实是有好处的,可以提升通城市造船产业的整体格局,当然,就算我们江北省真的打算要将通城市打造成为造船产业基地,海州市也有发展造船业的空间,尤其是作为拥有着一个良好条件的深水大港城市,当地的修造船业的发展也很重要,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怎么操作,你们要多想办法。如果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反映。”
在王家吃过午饭,赵丽萍婉言拒绝了王虹锋与毛绍娟的热情挽留,与包飞扬一起离开江北省委大院。赵丽萍是一个急性子,在工作方面尤其如此,是华夏青年报社里出了名的工作狂,一离开王家就迅速地开始对强麦五号的事情展开调查。
除了赵丽萍,包飞扬还联系了江北省报的副总编王佑德,以及记者魏晓宁。这两位都是包飞扬的老朋友。赵丽萍与魏晓宁见面以后,两个女孩子年龄相当。又都是在报社工作的同行,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很快就熟络起来。
魏晓宁对赵丽萍此次准备专程去海州采访强麦五号事件的这个选题显然也十分感兴趣。在生活中人们更习惯于同情弱势群体,而身为弱势群体的农民,麦地绝收又得不到责任人赔偿,这样的新闻可是近年来社会各阶层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再加上这件事情还涉及到挑战到国内多年来所执行的农业指导方针,相信这个新闻如果发布的话一定会得到很多的关注,引起轰动效应。对于一个新闻人来说,所采访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