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千一零章 最好的选择
,从此一路平步青云。当时陈玉清最大的助力就是省纪委书记封重林的器重,当时徐盛教还只是普通副省长,和当时的纪委书记一样都是原省委书记鲁勇明一系的干部,如今鲁勇明和封重林都已经不在江北任职,徐盛教也成了常务副省长,成为这一系干部的主心骨。

    “徐省长,通城的卢丁逸太下作了,他跑去韩国抢我们早就谈好的项目我也就不说了,可是他在大会上那样讲,说得好像是我们海州地区市抢他们通城的项目一样,这种欺上瞒下的做法,是我们党的干部能够做出来的吗?”见到徐盛教,陈玉清很快开始开炮。

    听到陈玉清的抱怨,徐盛教笑了笑,鲁勇明退居二线以后,中央让王虹锋接任省委书记一职,又从沪城调来洪锡铭担任省长,加上其他一系列的人事调整,他们这些原本是鲁系的干部也变得势单力薄起来。

    所谓的鲁系,原本也就是指那些在政治立场上与鲁勇明比较一致干部,实际上这并不能算是一个联系非常紧密的同盟,鲁勇明不在了,缺少这个将大家团结在一起的主心骨,大家也自然会有新的立场,比如徐盛教现在就与省委书记王虹锋走得比较近。

    “玉清同志,卢丁逸的做法确实有些不妥,省里也会告诫他的,你就不要再那样说了,那样说一名党的重要干部,也是不妥当的。”徐盛教缓缓说道,新来的省长比较强势,他也快到线了,并不想在这个时候表现得太高调,当然,低调也不代表他就没有自己的立场,对于卢丁逸这件事,他肯定还是要提出来的。

    “领导,许他们做。倒不许我说了?”陈玉清依然很倔强地说道:“当然,既然领导您这样说了,我可以不再说这件事,只要省里给我们一个说法。但要是他们通城市还这样呢?总不成我们海州地区还要看着他们欺负人吧?”

    “好了,你也不要杞人忧天,我们党还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徐盛教摆了摆手。知道陈玉清担心的还是大宙与唐氏合资的项目:“你放心,昨天我在和洪省长交流大宙集团与唐盛集团合资项目的时候,也提过这件事,洪省长说他会打电话告诫通城那边的,今天上午我也亲自给卢丁逸打过电话,他也做出了绝不恶性竞争的承诺。”

    陈玉清冷笑了两声:“他的保证我不相信,我只相信领导。”

    徐盛教摇了摇头,陈玉清是纪委线上出来的干部,做事的风格一直都是这样简单直接。这在纪检系统是优点,但是在政府这一块,争议还是不小。以前她就跟海州地区市委一把手薛绍华的关系不是很和睦,现在海州地区通过大宙集团的这个合资项目,明显有开启重化工业发展的新局面,也不知道陈玉清和薛绍华能不能够好好配合。

    徐盛教决定敲打两下:“玉清同志,造船属于重化工业,这也是你们海州地区的薛书记一直强调的。如果这个项目能够落成,也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起步。希望你们能够抛弃陈见、求同存异,抓住这个机会,推动海州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陈玉清点了点头:“领导,这个请您放心,这点大局观我还是知道的。”

    徐盛教“嗯”了一声,突然说道:“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对合资有要求,这个项目还至少需要十个亿的配套投资,你们有什么打算?”

    陈玉清对此早有准备,她马上说道:“我们海州地区已经启动市属造船企业的整合,市里还将划拨包括船舶工业园在内的资产。并引进外部投资,成立新的海州地区船舶工业公司,参与合资项目,另外,包括港务集团在内的其他海州地区公司也可能参与。”

    徐盛教笑了笑:“会不会有些吃力?要知道这可是十个亿的资金,就算是整合后的海州地区船舶拥有这个规模的资产,也拿不出这么多资金吧?而且造船厂的投资回报周期都比较长,就算你们通过资产质押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首长简介 >首长目录 > 第一千一零章 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