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041
”【①瓦茨(1817—1904)与琼司(1833—1898)均系英国画家。】

    “这个罗斯金究属何人?”弗拉纳根问。

    “维多利亚时代的伟人之一,擅长优美文体的文坛大师。”

    “罗斯金文体——由胡言乱语和浮华词藻拼凑起来的大杂烩,”劳森说

    “再说,让维多利亚时代的那些伟人统统见鬼去!我翻开报纸,只要一看见某个伟人的讣告,就额手庆幸:谢天谢地,这些家伙又少了一个啦。他们唯一的本事是精通养生之道,能老而不死。艺术家一满四十,就该让他们去见上帝。一个人到了这种年纪,最好的作品也已经完成。打这以后,他所做的不外乎是老凋重弹。难道诸位不认为,济慈、雪莱、波宁顿①和拜伦等人早年丧生,实在是交上了人世间少有的好运?假如史文朋在出版第一卷《诗歌和民谣集》的那天溘然辞世,他在我们的心目中会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天才!”【①波宁顿(18O2—1828):英国画家,擅长水彩画及油画。】

    这席话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因为在座的没一个人超过二十四岁。他们立刻津津有味地议论开了。

    这一回他们倒是众口一词,意见一致,而且还各自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一通。有人提议把四十院士的所有作品拿来,燃起一大片篝火,维多利亚时代的伟人凡满四十者都要——往里扔。这个提议博得一阵喝彩。卡莱尔、罗斯金、丁尼生、勃朗宁、G•F•瓦茨、E•B•琼司、狄更斯和萨克雷等人,被匆匆抛进烈焰之中。格莱斯顿先生、约翰•布赖特和科勃登①,也遭到同样下场。至于乔治•梅瑞狄斯,曾有过短暂的争执;至于马修•阿诺德②和爱默生,则被病痛快快讨诸一炬。最后轮到了沃尔特•佩特。【①布赖特(1811—1889)和科勃登(1804—1865)均为英国政治家。②阿诺德(1822—1888):英国诗人,文艺批评家。】

    “沃尔特•佩特就免了吧,”菲利普咕哝说。

    劳森瞪着那双绿眼珠,打量了他一阵,然后点点头。

    “你说得有理,只有沃尔特•佩特一人证明了《蒙娜丽莎》的真正价值。你知道克朗肖吗?他以前和佩特过往甚密。”

    “克朗肖是谁?”

    “他是个诗人,就住在这儿附近。现在让咱们上丁香园去吧。”

    丁香园是一家咖啡馆,晚饭后他们常去那儿消磨时间。晚上九时以后,凌晨二时之前,准能在那儿遇到克朗肖。对弗拉纳根来说,一晚上的风雅之谈,已够受的了,这时一听劳森作此建议,便转身对菲利普说:

    “哦,伙计,我们还是找个有姑娘的地方去乐乐吧。上蒙帕纳斯游乐场去,让咱们喝它个酩酊大醉。”

    “我宁愿去见克朗肖,而不想把自己搞得醉醺醺的,”菲利普笑呵呵地说。

    ------------------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人性的枷锁简介 >人性的枷锁目录 > 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