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节
几人在皋兰歇息一天,置办好一切东西后,乘快马沿黄河而奔往东北,准备在深冬到来之前越过阴山。
永琰一行离开皋兰的时候正是八月,而此时,乾隆帝正在热河承德的避暑山庄举行隆重的七十万寿节庆典活动。八月十三日是皇帝的寿辰日,万寿庆典达到最高潮。庆典仪式在澹泊敬诚殿举行。庆典开始,从雪域远道而来的班禅六世与乾隆帝携手同登宝座,乾隆帝先接受了班禅六世敬献的恭庆万寿丹书和班禅代表达赖八世献给皇上的祝寿礼。随后,蒙古王公、扈从大臣和外国使节等各献寿礼,殿外乐亭奏起中和韶乐,六世班禅率领众僧亲自在内佛堂为乾隆帝唱赞无量寿佛经。
八方臣服,四面来朝,满清版图为中国历代之最。俯视宇内,一片太平。乾隆帝踌躇满志,御刻“古稀天子之宝”,并作《古稀说》。《古稀说》中言:“前代所以亡国者,日强藩、日外患、曰权臣、日女谒、曰官夺、曰奸臣、曰佞境,今皆无一仿佛者。”难道此数者乾隆帝真的连一个都没有吗?
当日举行千叟宴,望着宴会上黑压压的老人,乾隆想:我肯定比他们长寿。继而又想:“三代以下,做天子而寿登古稀的只有六个人,现在加上朕成了七个;待我八十大寿,帝王之中享此年龄的还有一人;而当我九十大寿、一百大寿时,真可以笑傲前代了。”
乾隆帝这样想时,问身边的和珅道:“这里年龄最大的有多大岁数?”
和珅道:“最大的有一百四十一岁,奴才把他叫来。”
不一会儿,和珅带来一位老人,虽驼着背,但见他走路十分稳健,精神依然矍铄。乾隆大喜道:“祝贺你如此高寿,这也是我朝的荣光啊。”
老人道:“万岁一定会超过老叟。”
乾隆见他谈笑风生,心中更为高兴,道:“我们不妨以这位老人为题,作一幅对朕,如何?”
和珅忙道:“好、好,请皇上出上联。”
乾隆想了片刻,说出上联:
“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和珅只称赞“好,好,好,好”,可是却一时对不出下联来。此时纪晓岚走来,听到皇上说出的上联,忙点头道:“好,好,臣说出万岁的下联吧。”于是道:
“古稀双庆,更添一度春秋。”
乾隆想:这不是说朕将有古稀双庆,一定会有一百四十岁的万寿节大典,且再添春秋岁月吗?于是赞道:“果然是我朝第一才子,对的工整之极,妙极妙极。”
一旁的和珅恨纪昀恨得牙根痒痒,真想一口吞了他。但面上仍然挂着笑,向皇上谄媚道:“妙、妙,万岁一定会有古稀双庆。”
四十六年春,永琰一行四人寻找木鱼石,来到了盛京的旁边。这是大清朝的发源地,走在这里,永琰感到无比的亲切,也倍感身负发扬光大祖上基业的重任。这一日,几人正行在路上,忽听一个声音道:“那不是十五爷吗?”永琰一惊,回头一看,见路边站着两个人,都是自已过去的侍卫,便道:“你们怎么在这里?”
二侍卫热泪盈眶,急忙奔上前来,道:“真是、真是……”便跪下行礼,“我们奉皇上命令,特地在这里等你们,已经等了三个月。皇上说你们必经这里,今天终于等到了。”
永琰道:“皇阿玛有什么旨意吗?”
二侍卫道:“皇上让你们行到此处时,进盛京,并把消息告诉给皇上,皇上便会下旨解除对十五爷的监禁。既然到了,快进盛京吧。”
不久,乾隆帝下旨晓谕天下道:“十五阿哥一向谦恭,并无过错,一时失手殴伤太监,本可宽宥;但皇子更应严格要求自己,故特把十五阿哥监禁于祖陵。十五阿哥在监禁期间,追念祖上业绩,性情愈加仁厚,今特旨解除监禁,著令十五阿哥速速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