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杨玄璬可能已有所闻,他耽心这位儒臣胡乱上表或做其他的蠢事。)

    太真宫本有专职女道士,但在杨玉环入居的半个月后,她就把这些女道士赶走,只剩二人司礼和管理图册。现在,皇帝又经由玉真公主之助,找了八名女道士入内充场面。

    因此,承荣郡主看到的是正式的道家排场,杨玉环也装腔作势了一番,后来,她们才自然地谈到家事,杨玉环托嫂嫂代自己承问父兄,同时也问及一些亲族中人的情况,于是,承荣郡主告知她杨氏家族中人,玉环的二伯父已调职到了都城,还有,从兄杨铦也入都服官了。

    杨玉环因杨铦而想起那个小从妹花花,她问及。

    承荣郡主告诉她,前几天传到花花的丈夫病重的消息,详情则尚未得知。她不着急,她以为一个青年男子生病,总是容易医得好的。

    在送别大嫂时,杨玉环才问到父兄对自己作女道士的观感,她要求嫂子坦白相告。

    “那个,他们两位自然是不大满意的,他们不解,你何以会自请作女道士,不过,大家都关心!”

    杨玉环无法解释,只是笑笑,承荣郡主自然通晓宫廷故事的,她不曾再问。

    嫂子一走,她很快把道服除下,到廊上有些树荫处乘凉,而大唐皇帝,于不久就来了。

    于是,杨玉环抱怨着,要求皇帝答应,以后不再以女道士的身份装模作样地接见人——但她只说了一句,立刻顿住,欣扬地把自己家族的人事告知皇帝。

    李隆基关心着杨玉环家人入宫请见的用心,他很快地来,就为了听取报告,经杨玉环如此一说,他的心事放下了,而且,他也很快地转移,为了讨好所爱的人,皇帝命她写下二伯父和从兄的名字。

    杨玉环写了二伯父杨玄珪,再写出从兄杨铦的名字,又说明,杨铦是大伯父的儿子,杨氏本族的长房。

    皇帝问她:“你大伯故世多久了?”

    杨玉环眨眨眼,摇头说:“有好些年了,我要算一算——”她屈指数着。

    皇帝笑了起来,捏住她的手,轻快地说:“记不清,就不必数了,你长从兄现在作什么官?还有你二伯父的儿子呢?对了,你自己哥哥现在作什么官?”

    杨玉环啊了一声,摇头,终于自我失笑,但随着又自然而然地现出嗔容说:“你不知道,问我,我怎么会知道呢?我只晓得父亲官国子监司业,哥哥尚承荣郡主——”

    “尚郡主,只是婚姻关系,不是官职!”皇帝故意逗她。

    “我说了我不知道啊!”她虎虎地接口:“还有,我刚才漏写了,我二伯父的儿子叫杨锜,年纪比我小!”她思索:“可能小一二岁,也可能三岁……”

    “我记下他们的名字,明天着吏部升他们的官!”皇帝随口说,“我想,他们的职位一定不高。”

    “升他们的官?为什么要升?”杨玉环茫然。“他们是怎样的人,你都没见过,我相信,你一定不清楚!”

    “为了你,将来,等你的名分公开,你的家人,必须有相当的爵位和官职!”

    “噢——”杨玉环平时浑浑然,对许多事都不愿去关心,此刻,她由承荣郡主之来而想起了家事,发出了一个声音,便缄默着,皇帝问她怎样?她握住皇帝的手:“不要吵,让我想想——”

    皇帝很听话,静静地欣赏着在沉思中的杨玉环,她很少有静肃的时候,如今,李隆基发现了她静态的美。

    “皇上,三郎——”她用了两种称呼,在亲昵中发出低喟:“我忽然想到承荣郡主来看我,可能是由于我的父亲支使的,父亲,一是反对我做女道士,还有你我的关系——真糟,我父亲是儒家,真要命的儒家,你知道吗?”

    “我知道,儒家的头脑比石头还硬,他们为了儒家一些礼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杨贵妃简介 >杨贵妃目录 >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