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才说要走了,刚才你驾到,老奴这地方,同时接待皇帝贵妃,哈哈,这太荣耀了,请!”

    “你如果没事就不进去了,我们到五龙坛去,力士也跟着去吧!”皇帝说,“即使有事,到五龙坛再说,高力士这地方不舒服,明儿为他改造一下!”

    杨贵妃原想找高力士来问问李林甫和杨国忠之间的事,因为皇帝在,她不便当着皇帝的面问,而到了五龙坛,皇帝与高力士谈着边境的军事问题,她对打仗的事最没有兴趣,看他们谈得起劲,在旁听了些时,她睡着了。

    高力士最先发现,笑着一指,皇帝回看了一眼,也笑。悠悠地说:“她的好处是无心机,无是非!这时候,我们在谈军国大事,她居然能睡得着的!”

    高力士想到她由寿王府转为女道士的往事,低喟着说:“十多年了,可真难得,老奴也不无微功?”

    杨贵妃的入宫,高力士从中出力不少,皇帝自然不会忘记的,因此,也笑了,曼声说:“我早年有武氏,但认真说,她比惠妃好,惠妃到底是我祖母的家人,有些戾气,她完全没有——哦,不谈这个,关于南诏的事,吐蕃又出兵相助了,前不久,杨国忠奏,蜀军大破蕃兵,收复隰州等三城,俘敌六千三百,献俘到长安来的有一千,怎么他们又有力再举?”

    “那回,地方奏称吐蕃兵动员六十万,数字是必然不可靠,杨大夫的奏状也只说边地传闻六十万,老奴想,蕃兵在巴蜀边境直到云南边境,大约有二十多万兵,其中有不少该是裹胁的羌人和汉人,死伤的可能也比被胁从的多,老奴以为,不必自中朝征兵南征,上次鲜于仲通领兵征南诏,先在滤南一战大败,后来募兵八万再进,虽然攻到西洱河,但我军伤亡却很重,南方太远,又卑湿多瘴,中原兵在地理和气候上先就吃亏,老奴以为暂时仍着剑南地方兵防守,以不在中原征兵大举为原则!”

    皇帝沉吟着,缓缓地点头,又回望了贵妃一眼,再说:“我你都老了,不然,亲提一师南征,总可平南诏,逐吐蕃!”皇帝低喟着,“如今,能军之将都在西北,要找一个征南的人才,可也不易,鲜于仲通并非大将之才,狠打烂打,自己的兵员损失如此重,虽胜,亦没意义。”

    “陛下四十余年太平天子,断无南征之理,至于老奴的能力,只有守住宫城皇城,不让它出乱子!挂帅却不敢想,何况,南诏无入侵之力,蕃人只是扰边,俱非大患。”

    “那末,你明天就以骠骑大将军的身份,和宰相及兵部谈谈,责成剑南谨守边境,也就是了!”

    他们所谈的军事问题,直接和杨国忠有关的,因为杨国忠兼领剑南节度使的名义,李林甫深谋熟虑,要借此排出杨国忠,而贵妃却在谈重要问题时睡着了,不过,即使她不睡着,她也不会有此敏感的。

    李隆基逢着军事问题,大多会和高力士单独商量,在他的心理上,以为高力士是一个知兵者,因为他发动玄武门兵变而取皇位,高力士是主谋者之一,也是他最重要的助手,四十余年来,最初的观念未变。

    不过,当军事问题告了一段落时,皇帝却被贵妃的睡姿所吸引了,他移身看着。

    高力士含笑行礼,先退了。

    皇帝蹑足走到她身边,看睡着的贵妃,鬓边有微汗,于是,他轻轻地为她解开衣带,敞开外衣。

    她翻侧了一下,没有醒。皇帝看着她白皙的颈项,再看轮廓线条,她的耳根及鼻子,嘴唇,下巴,都有柔和美——十多年了,她依然如昔,身子稍为丰腴了一些,但在李隆基心目中,觉得这更宜人——他想了:抱住瘦的谢阿蛮时,轻灵,很有趣,如偎小鸟,谢阿蛮伏在自己身上时,如一只青蛙,也有趣。至于虢国夫人,长身玉立,骨肉停匀,和阿蛮完全不同,和贵妃也少有相似的,虢国夫人有一股恣放的气焰,为杨玉环所缺少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杨贵妃简介 >杨贵妃目录 >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