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不当了。这些人虽已做出了叛乱之事,但传统的观念仍在,因此,他们迅速地退出。

    在山门前,高力士充满了感情,以激动的声调说:“贵妃已死,诸君请传令将士归队——”

    陈玄礼低应着,偕四名将军出去,他们也向将士们宣布了贵妃已经气绝。

    高力士走一步下阶,他的亲随兵校也在附近,他以手势指示,有十多人齐声高呼万岁,把兵器放下而跪伏下去。

    于是,附近的兵将们也照样地做了,七八百叛兵齐呼万岁而跪伏下去。

    高力士向陈玄礼说:“此地不宜留,我们去见皇上——”

    佛堂的山门与驿亭的正门相距极近,高力士说了,匆促地先行,很快就入了驿亭。

    皇帝掩面而坐——人们叫贵妃气绝的声音,呼万岁的声音,他都听到的。然而,他内心在沉痛中,一切的思维好象都已停止了,似乎,他在待死,似乎,他的灵魂已从肉体中飞了出去!

    侍从们都是面色苍白,畏缩着,无人能说话。驿亭陷在死寂一般的境地。直到高力士入内,情形才起了变化,他直前,向皇帝说:“陛下请出亭外,抚慰将士——”

    皇帝木坐着,仰起头看高力士,完全没有反应。高力士忖度着,以手势指挥两名内侍,扶掖皇帝向外,一面又说:“陛下,把握时机,迟恐有变!”

    当身体立直和脚步移动时,皇帝才如梦方醒,他勉强举袖拭了一下脸,挺直身体,向外——他没有想到出去的后果,他是皇帝,到了最后关头,总是无可逃避的。

    他走着,自感脚步虚浮,如果没有人扶,他真会倒下去!

    终于他出现在叛兵的面前!终于,皇帝看到了叛兵放下了兵器而呼万岁,下拜……

    终于,皇帝抖颤地举高一只手,但他的嘴唇动了几下,却发不出声音。

    “皇帝陛下承问四军将士——”高力士在形势迫人的环境下,高亢地代替皇帝发言:“今祸乱已平,诸将军宜从速整顿部队,继续行程。”

    陈玄礼和几名高级将领都没有发言,但从神态来看,应该是服从的,至于军士们,又呼叫着万岁。也在同时,头上包着布的韦见素,走到陈玄礼身边说:“大将军,驿亭不可片刻留,我们转赴栅城,再整顿部队!”

    他说,向其余的将领也作了请求同意式地拱手。

    韦见素由他的儿子和一员郎中级官扶着,头上的绑布依然血迹殷然,而说话的声音也有抖颤意味,在形象上,这是极动人的。陈玄礼欲拒无从拒,几乎同时,皇帝也呼叫了陈玄礼,似是表示赞同韦见素的提议。高力士听到,又很快地吩咐:“车驾赴栅城,准备——”

    这使陈玄礼无法再延宕时间,他也下令。

    高力士的命令是向内侍和侍从们发出的,这些人早已有了准备,而且又集中在一处,发出的回应之声很是洪亮。动作也随之开始。

    于是,驿亭内外,皇帝的侍从匆匆来去,御车拖了过来,皇帝欲回入驿亭一次,但为高力士所阻。

    高力士悄声请皇帝立在阶上镇压。有皇帝在现场,人们不方便私语。

    将军们严肃地指挥兵士上道,皇帝被扶上马——这是李隆基自己的主意,他以为在马上比车上好。侍从和宫女们上了车;高力士匆匆步入驿亭,命内常侍陈全节率所有的有职司内侍快些随驾走,他说:“此地,留张韬光领几名小内侍和宫人照料就够了,前头的事很多,快走,连辎重一起,越快越好!”

    此时,女官静子自侧门边出现,高力士看了她一眼,严厉地挥手说:“快带着人上车随驾!”

    兵士们已有两队向栅城出发了,高力士指挥的内侍卫也上了马,李隆基在马上看着,挥手命左首边一支已上马列队的兵士先行——他以此来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杨贵妃简介 >杨贵妃目录 > 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