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石风暴
是地方团练或山海关内兵。若大顺军判断清楚,及时变动,也不会如此惨败!
然而,李自成恰恰就不知道!
大顺军的前方指挥历来由刘宗敏、李过两员大将担任。后方的指挥大将一般是田见芳、郝摇旗、李双喜、李岩等。李自成一般是居中策应,当然也是总指挥。
但这一次东征吴三桂,刘宗敏、李过等大将根本就不想来,全然不同于以往的斗志昂扬奋勇争先。若非李自成亲征,也许谁都不愿来。
李自成本身也是身经百战的统帅,对战争倒是不十分依赖别人。
当他看到几员大将士气不高,便亲自担任前敌总指挥攻城。
在大将与兵士处于不正常心态时,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也许他们认为一片石方向来的只是团练夜间袭扰,也许某一大将接报后认为这是大惊小怪等等。对吴三桂的火炮轰击则只想到是要逃跑……
总而言之,阴差阳错,李自成大军对敌方情况一无所知。
李自成只希望吴三桂出城决战。
他相信他的大军的战斗力,虽说北京侵蚀,毕竟还是百战之师,对付区区数万关宁铁骑何足道哉!
李自成也看中了一片石地区,明日若吴三桂突围逃跑,可将其圈围至山海关东面,就在一片石消灭!
多尔衮此时也在积极准备。
他率大军秘密隐蔽在山原区域,尽量减少声势传播。
多尔衮不敢小瞧李自成,他认为李自成横扫中原,攻占北京,绝非庸常之人。所以多尔衮与谋士大将们议定的谋略是:
尽量不使李自成发觉大清铁骑,以取得突袭之效。
吴三桂二十一日夜杀回城中后,连夜动员全体军兵充分准备,每人肩背上缝一大片白布,缝得异常结实;四面看,将与兵的前后上半部都是白衣一般。前时挂孝誓师的白布正好派上用场。
吴三桂慷慨激昂地对十三营大将含着泪说道:
“明日之战,关系我关宁军存亡大计,关系国仇家恨!我吴三桂纵然命丧沙场,也要杀此逆贼,生报此仇!诸将有怕死者,立即退出;不怕死者,留下!”
全体轰应:
“誓死杀贼,浴血杀贼!”
十三营大将回营又层层谋划,军兵上下同仇敌忾,士气高昂。
谁都知道这是关宁铁骑的生死存亡之战!可以说,完全达到了将士效命,上下同心的效果。
这些,也是吴三桂军队强于李自成的支撑力所在。
太阳升起来了。
山海关外天气明朗。若非关内外大军的杀气弥漫。这应该是一个好日子。
这是甲申年四月二十二日清早。
李自成骑着那匹乌骢马来到城外高地,谋划如何强攻……
突然,他看见关城及外护城升起大片烟尘,显是城中骑兵要出动!
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他立即传令:
“大军后撤,向燕北面一片石集中,堵截包围吴三桂,全部歼灭!”
大顺军立即从城边撤向开阔地。
西护城大军与北护城大军,全部向“吴三桂逃跑”方向的东面一片石地带集中,尘烟大起,旗帜翻飞。
而此时农民军尚未做到严阵以待。
山海关上火炮齐鸣。吴三桂率八万铁骑如潮水般涌出,向一片石方向冲击面来。马蹄铁甲的锵然撞击声如震耳金鼓一般。
再看吴三桂的将士们,就像三九天遭冰水泼过一样,精神百倍。吴三桂在马上一面挥刀砍杀,一面大喊:
“弟兄们,我等虽然被围,但绝不要慌乱,成败在此一举,大家紧跟着我向一片石冲去,与闯贼拼一死战!”
将士们勇气平添,潮水般紧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