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风流少年
封,传递至京,待有回音后,方可求婚。"此后的日子里,纪晓岚虽常和文鸾往来,但心里常不自主地想象马小姐生着端丽的容颜,宛若西施再世,又想她才学盖世,仿佛蔡琰重生。好不容易挨到庚申年二月,纪晓岚通过了童生试,已经取得秀才出身,纪晓岚去东光求亲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这天,收到京城来信。父亲纪容舒同意儿子去东光求亲,并为纪晓岚修书一封,让他带上去东光求见马周箓。纪晓岚喜出望外,很快做好准备,由四叔陪同,前往东光县马府求婚。

    纪容端、纪晓岚一行几人五更出发,一路马不停蹄,傍晚到达东光县地,过了王莽河,一片庄院出现在眼前,青砖瓦舍,甲第连云,在夕阳的余晖映照下,蔚然壮观。纪晓岚心中想道好一个富贵之家。纪容端曾来过马府,指着那片庄院说道:"前面就是马府。马姓是河间府有名的大姓,族大人多,历代都有仕宦之人。侄儿可曾记得那位元代马东篱写出的散曲《天净沙·秋思》吗?"纪晓岚答道:"侄儿记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纪容端听晓岚背完,便接着说:"你道这位写过杂剧《汉宫秋》、《岳阳楼》、《青衫泪》而播名字内、饮誉后世的马致远是何方人氏?"纪晓岚马上说道:"据《东篱乐府》所注,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大都人氏。"纪容端哈哈一笑:"非也,非也。这位马千里实为东光人氏。因其早年曾在大都游学,后任职江浙行省时,时人便称他为大都东篱先生,其实他是东光人,正是这马公旭亭(字周箓)的先祖。看来,侄儿读书尚须在考证上下些功夫,不能泥古不化,事事必听信古人。书既要读得进去,尚须跳得出来才是!"纪晓岚见容端讲得语重心长,便连连点头。

    说话间已来到马府门前。马府正门是高大的门楼,台阶两侧蹲着两尊石狮子。两侧的街道旁,高大的古槐长出嫩绿的新叶,春风吹拂,树影婆娑。

    马府家人进内宅传禀后,将纪氏叔侄请进宅内。纪容端叫随从人员呈上礼物,并将纪容舒的书信交给马周箓。马周箓看信后,打量起纪晓岚来。他早就听说纪府的晓岚公子才华出众,从小就被人们称作神童。今天见纪晓岚谈吐不凡,英俊潇洒,眉宇间洋溢着一股英气,且又与二女儿马月芳年貌相当,心里已有八分成意,只是口中说道:"议婚之事,待我同夫人、小女商量之后再作答复。"晚宴过后,客厅里灯火通明,马周箓对纪晓岚说道:"不怕贤侄见笑,我家小女月芳,从小被过分宠爱,每有前来求婚者,必亲自出题应对,对答满意者方可求婚。"纪晓岚见四叔来前所说属实,便上前深施一礼道:"贤侄今来求婚,愿意尊从贵府的规矩。"纪容端见晓岚胸有成竹,英气勃发,心中暗暗赞许,但不免有些为侄儿担心,因为纪晓岚一旦应对不成,被马府拒之门外,婚事不成事小,损伤纪晓岚及纪府的声誉就不是小事了,纪晓岚从小即以神童之誉名于乡里,假如求婚不成,如何回乡去见乡亲们。

    说话间,仆人取来笔墨纸砚,并由内室丫环送出一幅字样隽秀的上联:"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纪容端在一旁看了,不禁一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心想这马小姐不愧才女之名,所出联句,并非轻易能对。他看侄儿不慌不忙,从容自若,略一思索,挥笔写出了下联:"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马周箓看了,立刻神色飞扬,脱口喊一声"好!"纪容端更是喜上眉梢,颇有几分得意。

    丫环把纪晓岚的对句送进内房。马小姐看了却沉默不语,觉得纪氏公子确有些非同寻常,但仅凭此联就订了终身,未免有些不慎。心想我何不再考他一下,如再难不住他,那定是出类拔萃的俊才。这样的人,可以将终身寄托给他。于是提笔在散发着馨香的花笺上提写了4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纪晓岚全传简介 >纪晓岚全传目录 > 三、风流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