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进士及第
话,求他写诗题字撰文的人很快多起来,以至他穷于应付,不得不有所推辞。好给自己省出时间来,研究学问,准备以后的仕进。

    春节来临,人们习惯贴春联,一些地位和身份较高的人,打发人到纪府来,求纪晓岚捉刀,撰成新桃,以换旧符。一开始纪晓岚欣然答应,立刻挥笔而就,将写好的春联交来人带回,不料求写春联的太多,竟有人以求到的春联炫耀乡里,让纪晓岚知道了,非常生气,有意谢绝高门显户的请托。一气之下,不再答应任何人的请求。

    这天纪晓岚由书童陪着路经村南头张铁匠的门口,看铁匠的三间低矮的土坯房,周围没有院墙,孤零零地矗立在萧瑟的寒风里,实在显得冷落,两扇黑乎乎的木板门,还没贴上桃符,没有一点儿过年节的气氛。张铁匠是个憨直的人,勤恳耐劳很受村里人的称赞,由于他家很穷,三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根,他到纪府帮工时,很卖力气。每次见到解元,都是毕恭毕敬地喊着"解元爷"。

    纪晓岚心中,生出一股怜悯之情,让书童去敲张铁匠的房门。

    张铁匠戴一顶狗皮帽子,穿一件补丁摞补丁仍然露着些棉絮的破棉袄,两手插在袖筒里,从乌洞洞的小门里,瑟缩着钻了出来。一看眼前站着纪晓岚,一时成了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赶忙给解元大人施礼,"请问解元爷有什么吩咐?"纪晓岚说:"家家都过新年,你怎么连桃符都没贴?"张铁匠憨厚地咧嘴笑笑,不好意思地说:"人家过年,一家大小热闹闹的。我一条光棍,这年有啥好过的。"“你跟我到府上来一趟,我给你写幅春联,你拿回来贴上。

    好日子全在人过,你干活不惜力,会有好日子过的!"“那敢情好,那敢情好!"张铁匠咧嘴笑着。

    纪晓岚回到书房,挥笔写成一副对联,交给了张铁匠,铁匠拿着对联,上上下下看个没够,激动地说着:"谢谢解元爷!谢谢解元爷!"“不必不必,你回去贴上吧!"纪晓岚吩咐。

    铁匠转身要走,却犹犹豫豫地回过头来,结结巴巴地说:"解解元爷,我小的,小的不识字呀"从他那认真的样子看,纪晓岚以为铁匠识字,看懂了其中的意思,没想到张铁匠原是个目不识丁的庄稼汉,自己笑了出来,随即说道:"无妨无妨,我念给你听听。"纪晓岚用指头指着春联上的字,一字一顿地念道: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张铁匠眨巴眨巴眼睛,嘴唇蠕动几下,好像是体会出其中的意味,嘴一咧,憨厚地笑了:"敢情解元爷写的这词,是专写俺的,正对俺的劲,解元爷,这个词俺喜欢。"张铁匠回到家里,立刻将春联贴在了门上,过往行人看过,莫不哑然失笑,过节期间,这里时兴拜年,外村的客人们,很快将这件事传得很远,周围几十里的村庄,几乎无人不晓。张铁匠贴了纪解元送的对联,好像年轻了十岁,站在乡亲们面前,大家也对他另眼相看,刚出正月,居然有人来给铁匠提亲。时隔不久,铁匠就把媳妇娶了回来。一时传为美谈,都说是解元的春联,给铁匠抬来了媳妇。

    可是,谁也没想到,纪晓岚那天写的另一副春联,惹出了一场官司,差点儿招致灾祸,给亲友们带来一场虚惊。

    那天,张铁匠刚刚离去,纪家的仆人兰桂,进来通报,说他的表哥刘铜,想求解元爷的一副春联,这会儿,正等候在门房里。

    刘铜家的日子也很穷,兄弟三人,一对半光棍,经常挨人家的白眼。这次刘铜来找兰桂,求纪晓岚写副春联,心想准能壮门面,少受一些窝囊气,这贴上纪解元的对联,也是刘家家史上的光彩事儿,可以辈辈传说下去。

    纪晓岚认识刘铜,少年时曾在一起玩耍过,年龄大些了,由于家庭地位悬殊,纪晓岚作为贵公子,又要读书进取,就很少再与刘铜等穷孩子在一起,尤其是结婚以后,奔赴宦途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纪晓岚全传简介 >纪晓岚全传目录 > 四、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