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初入翰林
英豪"一句,献与皇上,乾隆果然喜欢。原来这是人们熟知的一首诗中的句子,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用了这头一句,下面这三句之意,自然就联想起来。皇上所限之意,也尽在其中,乾隆皇上问道:"爱卿向以文思敏捷,应对从容而名满朝野。昨日不能撰词,朕想一定是被难住了。今日回奏上来,确实很好。这其中有些什么缘故吗?"纪晓岚便将昨日着急,越着急越思想不出的感受,以及昨晚夫人提醒他的情况,回明皇上。皇上听着有趣,便接着说道:"爱卿学识超群,全在你勤学好问,得益于众多师友,朕早已知晓。只是今日方才晓得,爱卿还是夫人马氏一门生啊!
呵呵呵——"
纪晓岚的脸,一下红到颈项,自我解嘲说:"古人云: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呵呵呵呵——"转眼之间,纪晓岚选进翰林院,已是第三年了。这年夏初的一天,忽然接到朝廷的御旨,命他侍驾去热河行宫。原来,乾隆皇帝畏暑热,到了夏季,便去热河行宫避暑。同时一些大臣也跟随前往,朝中大事,也转到那处理。纪晓岚到内宫行走一年多,由于他机智幽默,为皇上增添了许多乐趣,这次皇上又去热河,却舍不得将他留在京城了。
纪晓岚随着大队人马,逶迤行至牛栏山,这里山岭环抱,连绵不绝,青黛一色,宛如画中美景,文武大臣们不由得驻足观赏起来。在山路的一侧,离他们不过几十丈远的地方,有一座马神庙。青翠环秀,香烟缭绕,身处此地,俨然降临仙境。
从正面望去,两扇庙门一开一闭,上面的一句门联看得很清楚,写得是:左手牵来千里马。
一位大臣站在纪晓岚近处,看过对联,向纪晓岚说道:"纪大人,那门联你可看到?"“看到啦。"“你猜下联该为何语?"纪晓岚略一思忖,语气坚定地说,"下联定是'前身终是九方皋。'"“你敢断定?"“非此莫属。"另外几位大臣也赞同纪晓岚的判断。问话的大臣却意存犹疑,说未必如是。于是几人来了兴致,一同走到庙前,验证一下判断的对误。到门前一看,却出乎纪晓岚意料,另一扇门上写的是:右手牵来千里驹。
一帮人又好气又好笑,那位大臣笑道:
"看来世上之事,不可妄下断语,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时候啊!"纪晓岚没有猜对,触动很深,上马之后,仍想着刚才的情景。怎么会是"右手牵来千里驹"呢?自己过于自信,在一帮老臣面前,未免太失体面了。
车马行至古北口,山路狭窄,一时拥塞在隘口前,纪晓岚随人到客店中小憩。他见墙壁上写有残诗一首,已剥落过半,只有三句四句一联,尚能分辩清楚:一水涨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
纪晓岚心上一喜,心想这两句很好,简直可以同古人的"云中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两句相姣美,只可惜其他几句分辩不出,又不清楚作者为谁。同来的人看了,也觉得两句诗意境非凡。有人提意由晓岚补上所缺句子,纪晓岚这回不愿轻举妄动了,赶忙推辞:"使不得,使不得。"他自己想道,若非前次经历了马神庙联一事,真说不定借着兴浓,给它凑上几句,果然如此,那就要出大笑话了。
整个夏天,晓岚扈从皇帝在热河行宫度过。每日里他小心谨慎,恭恭敬敬,唯恐稍有不慎,忤怒圣上,牵连了自己的前程。闲来无事,便和同僚们各处转转,欣赏那碧波荡漾、洲岛错落、亭榭掩映,宛似江南水乡的湖区美景;绿草如茵、麋鹿成群的草原风光;峰峦起伏、溪流淙淙、松涛阵阵的山林秀色,给他赶走了往年难耐的酷热和都市中嘈杂的喧闹。但是,思念妻妾儿女的心情,与日俱增,有时感到日长如年,好不容易到了金菊盛开的季节,才离归期不晚了,心中也稍稍有些安定。
这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