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五、初入翰林
少妇。借着皎洁的月光,看那少妇生得妍丽姣美。

    "张某见她在路口徘徊,好像在等什么人。张某若无其事地走到她近旁,感到衣香撩人,髻影拨心,楚楚可爱,他以为她是走散了伴侣的游女,便上前挑逗。少妇只是笑而不答。

    又问她姓氏住处,还是笑而不语。他便怀疑是和情郎密约幽会,意中人尚未来到。

    "张某心怀不轨,约那少妇到家中小憩。少妇辞谢不肯同行,张某便上前拉住少妇的胳膊,强拉硬扯地,把她拉到了自己家里。吩咐仆人摆下酒宴,让妹妹同那少妇联袂共饮。

    "开始少妇十分腼腆,几杯过后,少妇红光满面,媚态横生,与张妹互有调谑,竟然和相交已久的熟人一样,张某和妹妹交替劝酬,少妇渐渐地露出醉意。

    "张某高兴得有些发狂了,他把她留住在家中。奈于妻子之面,当夜不敢同宿一室,只好由妹妹陪伴。

    "次日天亮,张某早早起身,到妹妹房中探望,早没有了少妇的影子。再看妹妹,倦容满面,如残花败柳。问起她时,脸上红云乍起,羞涩不语。再三追问,才知昨夜拉来的,哪是什么少妇?而是社会秋歌队中的男扮女妆的拉花。天还未明,就叫开门逃之夭夭了。

    "张某不知羞耻,慨叹不如妹妹有福。"

    钱大昕说完,纪晓岚乐得难以名状。

    接着,卢文弨又讲了一段刘某、于某的故事——刘某和于某,先后相隔一个月,各纳一名侍妾,遂退出文社。

    刘某纳妾时,妾家索要的聘礼很轻,只是说,她母亲很疼爱女儿,每月要十五天伴丈夫,十五天归家陪伴母亲。

    刘某喜欢那小姬长得非常水灵,而且聘礼低廉,竟也曲意相从,娶回家中。

    一月之后,于某在纳妾时也遇到了同样的要求。起初于某不肯,小姬却举出刘某为例,于某去向刘某询问,果然如此,便也曲从而纳之。

    过月余,刘某、于某相见,刘某问起于某:"你家'阿娇'归家,是上半月,还是下半月?"于某答说:"下半月。"刘某似恍然大悟,急忙将于某叫到家中,进内室一看,两人娶的是同一名女子。"晓岚听到这里,超然一笑,说道:"文社之事,就由它去吧!即使文社不存,诸位同年同样可互相往还,切磋学问,诸位意下如何?"钱大昕、卢文弨惋惜一阵,遂也打消了恢复文社的想法。

    此后,钱、卢、纪等几位挚友,依旧十分相合,诗词唱和,往还不断,直到他们晚年。

    纪晓岚任庶吉士满期,擢为散馆一等,授翰林院编修,此后更加受上司的赏识,连续几年被举荐充任乡试的正考官或同考官,选拔了一批有作为有影响的人才,声誉越来越好。

    这期间不得不说的一件事,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皇上五十圣寿,纪晓岚寿联一事,被后世传为佳话。

    这年八月,文武百官为恭贺乾隆五十万寿,纷纷撰联赋诗,颂扬天子。整个京城沸沸扬扬的,家家户户都贴上了“万寿无疆"之类的门贴。

    万民庆寿的场面,乾隆看了非常高兴,便叫几位大臣伴驾,一一检阅宫内上寿的诗、联。走到经坛,看到一副对联,气象宏阔,设想奇伟,意境新颖而对仗工稳,与寻常对联相比,确是独辟蹊径,迥然不同。联语是: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前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乾隆仔细琢磨起来,越看越想越高兴。自大清入关、定都北京以后,逐步统一全国,版图之大,历史上从未有过:西起葱岭,北至萨彦岭,东北到外兴安岭,东濒大海,南达南海,西南抵帕米尔高原,纵横均为四万里,此联颂扬清帝国强盛至极,实可称妙语无双。五十圣寿,再加上九千九百五十年,正是一万岁啊,这样敬祝万岁,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纪晓岚全传简介 >纪晓岚全传目录 > 五、初入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