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深山断发
挽回太子修道之心,于是,除了默默垂泪,便只好停下来,不再跟随太子。
太子于是从车匿身上取下七宝之剑,一边朗声而作狮子吼,说:“过去各佛,为了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要舍弃漂亮的装饰,剃除胡须头发,我现在也应当依照过去各佛的办法,剃掉胡须头发,舍弃华丽的服饰。”太子说完这话,当即将宝冠脱了下来,和发髻中的明珠一起交给了车匿,并对车匿说:“你拿着这顶宝冠,和这些明珠,送给大王,你可为我上白大王,说我现在不是为了修仙求得升天的快乐,也并不是不愿意孝顺父母,而且我对任何人都没有忿恨、嗔怪和不满之心,只是因为害怕人生老病死的苦痛,为了将这些苦痛消灭净尽的缘故,才来到这里出家修行。你应当帮助我,应当为我感到高兴,不要对这吉祥之事,横生悲愁之心。父王倘以为我现在出家,还不到时候,你就将我的话上启大王:‘老、病、死的苦痛转瞬即来,岂有一定时间的限制?人即使处在少壮时期,难道就能免除这样的苦痛吗?’父王倘若还要责备我,说我王孙尚未长大成人,就这么早地出家修行,而且出宫之前都不曾启闻父王,你就将我的话仔细转告于他:‘儿子虽未长大成人,但不久就会长大,父王身体尚称康健,不必过分焦急。而且,过去也曾有过许多转轮圣王,厌弃国王之位,遁入山林,出家求道,但从来没有一位在修行中途还接受五欲的。我现在已经出家,也绝不会再中途回宫的了。未成菩提(觉悟)之前,我绝不再踏宫中一步。’另外,内外眷属,也都于我有许多恩爱之情,恩爱聚合,终有别离的一天,你可以替我向他们一一进行解释,不要让他们为我而横生忧愁烦恼。”
太子说完,又从身上将璎珞脱了下来,交给车匿,说:“你可替我拿着这璎珞,奉呈姨母摩诃波阇波提,说我今天是为了消灭人生苦痛的根本,所以才逃出宫城,出家修道,以求满足我巨大的心愿。叫她不要为我而反生许多痛苦。”太子又将身上其他华丽的服饰脱下来,交给车匿,说:“你将这些东西交给耶输陀罗,也同时告诉她这些话:‘人生在世,恩爱终有别离,离别即有痛苦,我现在就是要消灭这种种苦痛,所以才出家修道,不要因为我的原因而陷入痛苦之中。’”太子又告诉车匿对其他亲朋好友们也都一一如法解释。太子一一叮嘱完毕,就对车匿说:“你走吧!”
车匿听到太子要他马上就回去,心里异常悲痛,但他不忍违背太子的命令,因此强忍悲痛,当即长跪于太子之前,恭敬地捧受宝冠、明珠、璎珞以及其他华丽的服饰,他流着泪对太子说:“我听到太子如此坚决的志愿,全身震颤,无法抑制。即使是一位心如木石的陌生人,只要听到太子前面说的话,也应当为之悲痛和感动。何况我生来就侍奉太子,不离左右,听到太子发出如此坚决的誓言,岂有不感到万分悲痛的呢?只希望太子舍弃这种志愿,不要使父王和摩诃波阇波提、耶输陀罗和其他亲朋好友们横生巨大悲痛和苦恼。如果太子决意不回去,那么我只希望太子不要在这里将我抛弃,我现在归依太子足下,发誓将来永远跟随太子,不离开太子一步。”车匿的恳求遭到太子坚决的拒绝。“假设我回到宫中,大王必定会责备我,为什么将太子您丢下,而我一个人单独跑了回来。我拿什么话回答大王呢?”车匿见到太子心意无法挽回,改而以退为进,以求使太子将自己留下。太子说:“你现在不应当说出这样的话。世上到处都有离别之事,人生岂能长久聚合?我生下来刚七天,我母亲就离我而去。母子之间尚有死生之别,而何况其他人呢?你不要对我单独生出恋慕之情,你还是和白马犍陟一起回去吧。”
太子反复开谕车匿,但车匿还是不肯离开。太子见到如此情状,心想,“我必须用更果敢的行动才能使他相信我的决心。”于是,太子当即拔出利剑,自剃须发,并起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