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5节
的报告用三号铅字打印十八份,下午六时由符浩亲自送到人民大会堂北门内,交中办王良恩副主任;二,从现在起,指定专人译办我驻蒙古使馆来的电报,由符浩亲自密封后送总理亲启;

    三,今天的报告,凡经办和知道的人都要打招呼,要绝对保密。

    下午五点五十八分,我提前两分钟按指定入处走进大会堂北门,一眼就看见王良恩站偏东一边的走廊等侯。我们来不及寒暄,他迎上来便说:“你来得很准时。”我回答说,“你好象已等了一会。”他又说:“参加政治局会议的人已到齐,董老也来了,就等你送的文件了。”他特别提到董老,我明白他的意思,因为董老年事已高,一般不出席会议。

    回家吃过晚饭后,因昨夜几乎没有睡觉,便想利用这个时间小憩一会儿,但实在太兴奋了,怎么可能睡得着。我便信步来到同院乔冠华同志家里。……

    我们围绕着“林彪叛逃,机毁人亡”的主题谈了起来。他拿出一瓶未启封的茅台,我们边谈边仗,兴致达到了高潮。我突然想起了一位唐人的诗句,脱口诵出:“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乔公听后,沉思了一会,突然将满杯茅台一饮而尽,对我说道:“贾宝玉不是说述旧不如编新吗?我把这首诗略加改动,你看新意如何。”他又斟满了一杯,端在手中,站起身,用他那苏北口音吟了起来,吟毕又一饮而尽。真是豪兴冲天。后来郭沫若同志看到了他的这首新“塞上曲”后,曾挥毫将此诗书成条幅并加赞语赠给乔公:“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巧合无间,妙不可言。嘱题小幅一轴,欣然命笔,以示奇文共欣赏,好事相与祝也。冠华同志座右,望常拍案惊奇。”

    以上这段文字,引自当时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符浩同志在最近写的回忆录《“九·一三事件”补白》。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周思来便不辞辛劳地操劳着一切。他在九月十三日产早,亲自给各大军区和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主要负责人打电话、打招呼、布置任务,并随时将情况报告毛泽东。周恩来还根据我国驻蒙古使馆带回的文件和现场拍摄的照片,召集民航及空军有关负责人研究了林彪出逃的飞机是怎样坠毁的。他还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指示原定要出国访问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按原计划出国访问,并嘱咐继续通过巴黎渠道保持与尼克松、基辛格的联系。

    九月二十六日晚,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里,仍按原计划出国访问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全体成员正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准备情况并听取指示。符浩作为代表团的成员,离周恩来坐得很近,灯光下,他发现周总理半个月来明显地消瘦了,但清癯的面孔上却有一种喜悦和轻松的表情。他告别周思来快要走出北门时,一位服务员从后面追上来对他说:“符浩同志,总理请你去西大厅。”

    他一怔,顾不得多想,便疾步走回西大厅。

    大厅里只有周恩来一人。周恩来看他站在那里等候指示,便摆手示意让他坐下。周思来好象在思考着什么。周恩来望着他,想了一会,对他说:“你明天一早就要动身去巴黎,有关林彪叛逃的事,见到黄镇同志时,把情况告诉他。”周恩来顿了一下,语气更加郑重地接着讲道:“中央已决定逮捕黄、吴、李、邱等人。这些也告诉他。”并叮嘱说,只告诉黄镇一个人。

    九月二十九日,符浩随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达巴黎。当晚,他就前往纳伊区城堡街的我国驻法大使官邸。他与黄镇大使说笑寒喧一番后,暗示道,奉总理之命有要事转达。黄镇微笑着悠然领他走出屋门,来到花园里。黄镇拿着打开的小半导体收音机踱到花园的草地上,一边漫步,一边谈了起来。符浩带来的消息,使黄镇格外兴奋与激动,连眼睛都闪着亮光。他俩情绪相互感染,长时间沉浸在喜悦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简介 >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目录 > 第3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