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韩延徽献策
耶律倍的“倍”字就已经是汉语了,他的契丹名字叫耶律图欲。阿保机建国之后,也起了汉名,叫耶律亿,说明他接受了中原王朝的礼法。阿保机用天、地、人,给自己、皇后、儿子来命名,正式建国称帝。
反观契丹以前的中国历史,少数民族的君长在入主中原之前,在草原上就建国称帝的这可是第一遭。匈奴的君长单于,鲜卑、突厥、回鹘的君长可汗等,他们进入中原之后,才会仿照中原的制度,建立国号,称帝。这时候他们已经入了中原,才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而契丹是在草原上就建国称帝的,并且兴建了都城。契丹的都城是上京,正式的名称叫临潢府,临着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就是今天内蒙古的巴林左旗。
有人讲,上京临潢府是北方民族在草原上建立的第一座城市,以前没有。以前我们说汉跟匈奴打仗,打得匈奴漠南无王庭,王庭迁到了漠北。那显然是帐篷,城怎么能迁到漠北呢?唐朝李靖、李大破突厥,攻至突厥可汗所在的牙帐,见牙帐前面竖立着狼头大纛旗,说明也是住帐篷的。而契丹人却在草原上建了城——当然现在也有不同说法,有人说回纥人最早在草原上建立了城,首都富贵城,在今天的蒙古国,但现在毕竟找不到了。而上京临潢府的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城墙、街道、房屋的基址都能看得出来。契丹建立都城,建国称帝,标志着这个民族取法中原的开始,这是契丹民族发展历史上非常了不起的一点。
为什么了不起呢?咱中国疆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也有比我们大的国家,但是我们看中国版图形成的特点,绝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靠武力扩张,是靠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的文化向边缘地区扩张,对边疆进行开发建设,使得那些地区自动地归附中原归入中华版图,我们的疆域是自然形成的。契丹人取法中原建国称帝,这说明契丹也以这种文化为正统,也以中原王朝自居。后来契丹皇帝曾经讲过这种话:“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契丹国志》卷九)我们的典章制度跟中国一样,那我们是哪国人?我们当然是中国人,我们待的这块地儿就是中国的地方。所以契丹民族以今天内蒙古赤峰市为核心,建立起了一个大帝国,这些地方深受中原文明、中华文化的影响,内蒙古、东北就留在了中国版图之内。所以我们讲,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的意义绝不是只换了个称呼那么简单,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