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笺注_丁福保居士
寺、讲涅槃经。遇六祖能大师、始悟法理。以能为传法师。○正眼者、即正法眼藏。见上灵山会上注中。○印宗事、见本经。居士由是祝发登坛、祝、断也。祝发、即断发也。○谷梁传哀公十三年曰、吴夷狄之国、祝发文身。○登坛、登戒坛受具戒也。○法海序曰。二月八日、就法性寺智光律师。受满分戒。其所登之坛、即宋朝求那跋陀三藏之所置也。○祝发登坛、事见本经。应跋陀罗跋陀罗梵语、此去功德贤。中天竺人。即求那跋陀罗三藏也。跋陀罗于齐之建元初至京师、译百喻经等。悬记、求那跋陀罗三藏记曰、后当有肉身菩萨在此坛受戒。语见法海序。○悬记者、悬先记未来之人、未来之事之谶语也。开东山法门。开、开示也。○佛祖通载十二、忍(弘忍)姓周氏、黄梅人。与信(道信)并住东山寺。世谓其法、为东山法门。韦使君韦使君、即韶州韦刺史、名璩。命海禅者海禅者、六祖法嗣韶州法海禅师也。○案坛经、师至末后。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此言韦使君命法海禅师录出者。盖因师之遗嘱也。详见正宗记六。录其语、录、韵会曰总也。收拾也。目之曰法宝坛经。大师始于五羊、五羊城、即广东省城。昔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萃于楚庭、故广州厅事梁上尽五羊之像、又作五谷囊。○广州记、其城旧日称羊城。亦称穗垣。终至曹溪、一统志七十九、韶州府曹溪、在府城东南三十里。说法三十七年。按自仪凤元年、至先天二年。实得三十八年。曰三十七年者、或云除示寂之年计也。沾甘露味、白虎通、甘露者、美露也。降则物无不盛。○维摩经佛国品注、什曰、甘露即实相法也。入圣超凡者、俱舍论、证理曰圣。○凡。谓凡夫。即平常之人也。○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莫记其数。悟佛心宗、佛心宗即禅宗也。又简称心宗。○禅源诸诠下。所传心宗、实贯三尊。行解相应行解者、游行于心识所对之境而解了之也。○俱舍光记一之余、言行解者、唯是心等作用差别。作用名行解。○相应者、契合之义。○净土论注上、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密钞七、相应者、泛指契合义。○传灯录三、达磨大师、传佛心宗、行解相应。为大知识者、大涅槃经、能教众生、远离烦恼。修行菩提。故名知识。○大知识、称赞之辞也。名载传镫。传灯录共三十卷、吴僧道原纂。其第五卷、传六祖大师法嗣。四十三人中十有九人录在传。余二十四人则有名无传。○四十三人名具本经末页注中。惟南岳青原南岳让禅师、青原思禅师。执侍最久。执侍、执器物而奉事也。尽得无巴鼻故。巴者把也鼻、鼻准也。○宗门方语、巴鼻之巴、如鼻准之可拿撮也。○案无把鼻、言无鼻准之不可把持。即得无所得之意。出马祖道一禅师。南岳让禅师之法嗣、姓马氏、故人称为马祖。唐元和中谥大寂。○传灯录六、六祖能和尚谓让曰、向后佛法、从汝边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案所云马驹、即指马祖之预言。石头、希迁禅师、居衡山之南寺。有石在寺之东、状如台。结庵于其上。时人号之为石头和尚。机智圆明、玄风大震。玄风、玄妙之风化也。○文选三十八庾亮表文。弱冠濯缨、沐浴玄风。乃有临济镇州临济义元禅师初参黄檗、三度被打。后参大愚、于言下大悟。咸通八年四月十日示灭。谥慧照。其后宗之者称谓临济宗。沩仰潭州沩山灵祐禅师、百丈之入室弟子也。敷扬宗教四十余年。大中七年正月示寂。谥大圆禅师。袁州仰山慧寂通智禅师、即沩山之法嗣。后宗其师弟之学者谓之沩仰宗。曹洞第一祖洞山良价禅师、第二祖曹山本寂禅师、后谓之曹洞宗、不曰洞曹宗者、取便为言故也。云门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每顾见僧、即曰鉴、僧欲酬之、则曰咦。常以此顾鉴咦三字、接学者。后谓之云门宗。法眼金陵清凉院文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笺注_丁福保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