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97集
八尊、第九百九十九尊、第一千尊。【今贤劫,】就是释迦牟尼佛这一劫,叫贤劫。【拘留孙佛、】第一尊。【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第四位是〔释迦〕牟尼佛。【是为七佛。】第五位将是弥勒佛。有时候你们在诵偈,每一尊佛都讲一首偈,也就叫传法偈。这是一佛传一佛,用一首偈来传,有禅宗的传承。【禅宗传心付法偈】【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祝】这七佛的偈你看起来好像懂,又好像不懂。这七首偈事实上都一样,但看起来好像不一样。文字不一样,法怎么会不一样?事实上都一样。这七首偈我不需要一偈一偈讲,白板黑字,你已经上《六祖坛经》那么久了,你应该一听就懂。我把这七首偈串连起来。你看了偈就说:「师父,我罪孽深重。」「哎呀,我福报很好。」这就是你看到的结果。福报大,有时候上天,罪恶深重,有时候堕三恶道,有时候是三善道,这你也不用高兴,还不是六道轮回?!福跟罪从哪里来?善跟恶,因为你行善,所以有福;因为你造恶、起恶念,所以有罪。但是,〔罪福皆空无所壮,幻化之中无罪福。你不是要消业障吗?就要体悟到空性。你不体悟到空性,你的内心世界一直在惩罚自己,天堂地狱就在你的内心。你现在要听到真相吗?罪福本空,这指的是一个开悟见性的人,他罪福本空。我们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罪福本空是理上说,因果不空是事上讲。开悟的人也要受因果的报应,但是他不苦,所以报等于没有报。为什么他不苦?因为证悟到空性。你要会讲,不要讲到让人家说你昧了因果。当你一直在这边讲这个问题时,是因为你没有办法体悟到空性。你行善也不要放在心中,你过去已经做错了,也不要再内疚来惩罚自己,这叫罪福皆空,无所祝【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起诸善法本是幻,造作诸业亦是幻。〕不但善恶是空,善恶亦是幻化,所以六祖才会讲「不思善、不思恶。」有善恶,还是会有业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能够体悟到吗?为什么说你在修行当中起恶念不要害怕?只要不要随它去就好了,你生起一个善念,也不要抓着它不放,因为两者皆是幻。谁在起善恶?谁在造罪福?就是你的身心,你的身心透过你的言行造罪。若是没有身心,怎么会起善恶?若是没有善恶,怎么会产生福跟罪?身心是什么?〔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就是我们所讲的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身心,你能照见你的身心皆空吗?它们只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但是凡夫不是执着他的身体生病了,甚至更糟糕,他爱美、爱漂亮,他抓着身体不放,不然就是活在一种内心的感觉,被精神的状态所束缚,他不明白身心本是幻。【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心本无生因境有〕,你说心在哪里?因为那个境所以起那个心,所以你被境界转。身心就是我们所称的我,每一个人都有身心,但是身心亦是缘起性空,所以这个人是幻人,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什么叫真什么是假?永恒不变谓之真,会变化就不是真。道家常讲真人,跟佛家所讲的佛性意思是一样的,真人不是这个人,指的是那一颗清净的心。人就是身心假和,假设身心是空,这个人一定是幻。如果你没有透过因缘法的分析跟观察,也就是像我们早上所讲的,以人性的角度,你一直在保护你自己,因为你不明白人是幻化的,所以你一直在保护这个幻化的人。但这个人在哪里?古今的英雄好汉今在哪里?现在答案出来了,这个人不成立,身心怎么成立?身心不成立,善恶怎么成立?善恶不成立,罪福怎么成立?一道一道破,我们统称它叫缘起法,因缘而起。【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拘那含牟尼佛偈: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97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