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第十六讲
说:孝弟(音悌ㄊㄧˋ)而好犯上者,未之有也。中国几千年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而共产党犯上作乱,父母子女,都挑拨他们清算斗争。外道教里说:爱父母过于爱主的、不配做我的门徒,同共产党一样的荒唐。又如、孟夫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中国历史上,一个政府,到了上下朦(音蒙ㄇㄥˊ)蔽(音瞥ㄅㄧˋ),贪污无能的时候,未有不亡国的。这都是古人说话的证验,到今天还是得到们的信仰。这是第三种,天所赞法。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爱语、是众生爱听的言语。众生是泛指六道众生,我们是人,且就人说。妄语里、本来包括了恶口的成分在内,恶口就是粗言恶语。不打妄语的人,不但言无虚妄,更无粗恶的言语,并且对苦恼众生,发出慈悲柔和的软语,来安慰众生,使有苦恼的众生,获得清凉,感到自在。这是第四种,天所赞法。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乐是快乐。意乐、是心理上的快乐。胜意乐,是心理上特殊的快乐。三业者,身、口、意三种,各各皆有其作用,作用就是业。商人以获利为乐。做官以高升为乐。乃至小孩子以有得吃,有得玩为乐。骚(音缫ㄙㄠ)人墨客,以饮酒赋诗为乐。高人雅士、以游山玩水为乐。这些乐,虽有清浊的不同,但都是寄寓在环境和物质上,说不上有什么价值。有价值的乐,是内心上的愉快,为他人所意想不到,这才真是快乐。不打妄语而说诚实语的人,心地上平平安安,无怖畏,无挂(音挂ㄍㄨㄚˋ)碍(音爱ㄞˋ),这才是殊胜的意乐。因此、连带到,身、口、意、三者,皆清净无染。这是第五种,天所赞法。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误是错误,失是过失。因说话说错了,甚至丧失人家的生命财产,叫做误失。不打妄语的人,言不妄发,就不会有错误。没有错误,也就没有过失,所以心安理得而常感到欢喜。这是第六种,天所赞法。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尊重就是审慎。奉行就是接受。不打妄语的人,自然会审慎自己的语言,如政府的命令一样,赏罚分明,言出法随。那末!他说出来的话,不但人间的人能奉行,就是天上的天众,也欢喜接受。然而这除佛陀而外,还有谁呢?这是第七,天所赞法。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智慧、于事于理,决择分明。殊胜者、特别超胜。制是制止,伏是降伏。不打妄语的人,具有超人的智慧,世间人的聪明,是无法比拟的。这不可比拟的智慧,他能认清宇宙万有的真理,世间上的一事一物,没有不知其底源的。所以人间天上的聪明,既不能制止,也不能降伏。然而这除佛陀而外,也再没有其他的人了。圆觉经上说:三千大千世界以外,下一滴子雨,都能知其头数。这是澈悟而后,佛陀的现量境界。这是第八种,天所赞法。经上接著说: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真实语,就是不妄语。学佛的人,由于多生多劫,修不妄语的工夫。将这不妄语的功德,不为现前的名闻利养,而将他留作佛果上庄严。那末!这个修不妄语的人,将来成佛的时候,决定能获得真实语的福报,如同十方佛如来一样的。金刚经上说: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未成佛以前的不妄语,是要留心,是要注意;成佛以后,不要留心,不要注意,自然而然的发言真实,言不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