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讲话 第二十四讲
者。因此佛教,不论在修行的过程中,或是到达了最后的目的地,他的基础,都是建筑在慧与智上。所以在因位上要定慧均等,或福慧双修;果位上则为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在华严圆宗之中,则称为无障碍法界智。而其示生人间,游方摄化,则称为悲智双运的悲智。这是佛教与只重信仰,只凭感情,甚至含有侵略性而运用武力以争取地盘的宗教,的确是有天壤的不同。这是佛教的特色,是学佛者不可不知道的。这里的无碍心智,深刻一点说,就是无障碍法界智。因为嗔恨与忿怒,都是迷失事理真相的障碍,也是学佛者甚大的障,所以能远离忿怒而行布施,将来必能获得无障碍的心智,而使心体得到自由、解脱、而无所拘束。以下讲到:丁十、离邪倒心而行施。经上说: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贪、嗔、痴,名为三毒,这里的邪倒心,就是贪、嗔、痴三毒中的痴心。愚痴的人,必多邪倒,邪者不正;倒者颠倒。正见、正是对邪倒而说的。有正见的人,必定恭敬信仰三宝。大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心。修学佛法的菩萨,因为能远离邪倒的痴心而又能兼行布施的缘故,他必能获得他人不可侵夺的财宝。生生世世,托生在具有正信的人家。能恭敬三宝,信仰三宝,就是正见的表示。因有信敬三宝的正因,所以常能见到现住世间的佛宝,亲自听到佛的金口说法,更能经常供养大众僧宝,培植福田。因为常得亲近三宝,对于往昔所发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提心,永远不会忘失。毁佛谤法,拨无因果,或者为生天享乐而修行固然是邪见;在大乘佛教里,认为发小乘人的自了心,都是邪见。法华经上曾有入邪见稠林的说法,因为世间上邪见的种类太多了。尤其对宗教发生兴趣的人,对于宗教必须经过一番选择,如果不加审慎而加入了那外道邪见的宗教里去,那就会为魔所摄持,永没有出头之日了。以上十段,包含了世间、出世间的两条路径,由浅入深,无形中也有一个系统与步骤。每一段里面,皆有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者,乃因为修行布施的缘故,布施中不是有财布施吗!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正是修行布施所获得的果报。俗语说得好,一钱不落虚空地,明中舍财暗中来,这话虽然有点近于粗俗,实在是经验之谈,也合乎因果的道理。所以我们听到这经文以后,就知道将钱舍与别人用,决不是白送的。以下讲到:丁十一、结示利益。经上说: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大士、高士、开士、皆是国语对大菩萨的一种尊称,等于官场中称大人的意思,也就是大心之士。菩萨、也称为大道心众生。菩萨道是成佛的正因,修菩萨道的人,都可以称菩萨。十善、前面已一一讲过两遍了。施庄严者,就是以布施为因,用以庄严佛果。这是十段经文的结束。意思是上面所讲的十段,皆是以十善为基础而修行布施的。菩萨应修的法门,有八万四千之多,但这里所说的,是说明菩萨在修菩萨道的时候,以十善为基础,而专修布施度,所获得的最大利益。今天讲到这里为止,下星期一再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话 第二十四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