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10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0集请掀开经本第三面,经题介绍过了,接着介绍人题。佛经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佛灭度之后,佛的弟子把它集结写成文字,成为经典。当时写的文字是印度古老的文字叫梵文,现代印度人也不用了。流传到中国必须要通过翻译,所以佛经一定有翻译人的名字。翻译人是主持翻译经的人,实际上参与翻译的人很多。在中国最著名的译场,像早年鸠摩罗什大师的译场,我们知道就有四百多人,而玄奘大师的译场增加到六百多人,所以是个很大规模的译经院。翻译人是当时译经院的院长,负责的人。我们要知道译经的人员很多,所以非常慎重,不是一个人自己译,是有很多人参加的。人题:【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唐』,在此地是代表年代,这部经是什么时候译的,唐朝时候。『于阗』是法师的籍贯,法师是什么地方人,这个地方给我们标示出来,他是于阗国人。于阗在现在的新疆南部,现在这个地方叫和阗,在当时是西域的一个小国,也是中国通往欧洲的一个主要的商埠,就是商业文化的中心,法师是这个地方的人。『三藏法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的学历通达三藏,才能称为三藏法师,主持翻译经典的这个人必须要通达三藏,所以译经的大德皆是三藏法师。『实叉难陀』是他的名字,这也是用梵文命名的,他的意思是「喜学」,名义都非常好,欢喜学习。这在我们学佛过程当中,无论在家出家都非常重要。中国人称为「好学」,人能够好学决定能成就。无论是世法佛法,如果不好学、懒散,学业道业当然不能成就。所以我们读这位法师名号的含义,我们也要认真的向他学习。法师是唐朝武则天的时代来到中国,译经当中最著名的,为中国人非常喜爱读诵的,大概最盛行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法师译的。另外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是《八十华严》,我们现在学习《华严》采用的本子,就是实叉难陀大师翻译的,八十卷的本子。由此可知,法师对于中国佛教的贡献很大,对于中国佛教的影响,也不亚于罗什、玄奘,在译经史里面,他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后面『译』,「译」是翻译,将梵文翻译成华文,这个意思就不多说了,我们在《华严经》、《地藏经》都曾经详细报告过,这就简单介绍到此地。下面我们看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这一段经文我们要特别留意,千万不能够疏忽。为什么?它跟其它的经文不一样。我们读《弥陀经》,《弥陀经》是佛在祇树给孤独园讲的,在人间讲的。这部经是在龙宫里面讲的,换句话说,不是在人间讲的。于是现代人就产生疑惑,这部经是不是后人伪造的?哪里有龙宫?现在科技发达,潜水艇走到海洋底下,几乎没有地方没有经历过,从来没有发现过龙宫。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有合情合理的解释,帮助我们断疑生信。我们从第一句看起,『如是我闻』。「如是」,这一段文字是结集经典时,阿难尊者附加上去的,这一段不是佛说的,从下面一句才是佛说的,这是附加的。「我」是阿难尊者自称,「如是」就是指这一部经,这一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所说的。「闻」是亲闻,不是传说,释迦牟尼佛亲自说的。所以「如是」是指法之词,就是专指这一部经。这个意思浅,它还有很深很深的意思,在《大智度论》里面,这一句四个字,《论》文里头,我记得好像是占了四卷之多,解释这四个字。如果用《大智度论》的批注来讲,可能我们这一句一个月都讲不完。由此可知,佛经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这个话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如」是说真如、是讲自性,唯有真如自性才是「是」。换句话说,真如自性以外的都叫「非」,都不是。这是佛法里面讲的真与妄。为什么说真性之外的都不是?真性之外是幻相。《金刚经》上讲得很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有为法」有没有?有,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