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11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1集请看经本第三页:【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看这段经文。『一时』是时间,佛说经的时间。时间不用年月日,用「一时」,这里面的意思很深。我们凡夫,尤其是中国人,对于历史非常重视,时间、地点都一定要考证得非常精确,不可以有错误。而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时间跟空间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非事实。所以「一时」的意义,不但是很深而且很真切,比我们记载年月日时,可以说还要来得正确。「一」,古德有很多种讲法,最通常的说法,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机缘成熟了。机缘成熟的这个时候,叫「一时」。如果缘不成熟,说了也没用处。所以说师资道合,这是「一时」。要是从理上讲,禅宗有一句话说,「识得一,万事毕」,而又所谓是「万法归一」,这个「一」就是与自性相应,这个意思深。在净土宗就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所现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心一乱,一真法界就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如果我们真正心归一,一念不生,一心不乱,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经都圆满的现前,这才叫真正的「一时」。这是从理上说的,法身大士才能证得。对我们现前的境界,说「师资道合」非常好,听经的缘分、讲经的缘分,这个时候成熟,所以这叫「一时」,不记载年月日时。在中国史传里面,记载着智者大师,他老人家诵《法华经》,诵到「药王品」这一段经文的时候,他忽然入定,在定中他见到灵鹫山,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讲《法华经》,他还参加了这一会,听了这一段。出定之后,他告诉别人:「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这一会还没有散。」这是不是真的?是真的,《法华经》上所说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祝」现在科学家也说,如果我们有能力超过光的速度,就可以回到过去。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讲经是过去,我们回到过去,就能参加那个时候的法会,说明时间、空间不是事实。如果你的机缘成熟,像智者大师,有这样的定功,他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契入未来。这个世间有很多预言家讲未来的事情,他怎么会知道?他见到了,他能够超越时空,他见到了。古人又说,预言大概是两大类,一类是从数理上推断的,不见得会正确,准确率不是百分之百,因为有的时候推算错误,在所不免。如果推断得不错,那就很正确。另外一种是定功,定中境界是他亲自见到的现量境界;数理推论是比量境界。现量境界是最可靠的,这是亲眼见到的,这个现量境界就叫做「一时」。由此可知,如果记载某年、某月、某日,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参与了。「一时」,好!我们只要到一心不乱,我们就有能力参加这个法会。佛的心是一心,我们的心也是一心,一心与一心交感,境界就现前。所以这两个字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告诉我们一切诸佛如来的法会,我们都有缘分参加,只要做到一心不乱就行了。下面这一句,『佛』,这是主讲的人,讲经主讲的人。这个「佛」是称释迦牟尼佛,我们的本师,这部经是他讲的。『佛在』,「在」这个字我们不能够疏忽,没有说「佛坠,我们今天观念当中说「坠,我们住哪里?「坠是错误的,「在」是正确的。佛无所住,《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凡夫坏就坏在一个「坠,「坠有坚固的执着。「坠我们一般讲是攀缘,「在」是随缘,我们要细细体会这个意思。实在讲佛住哪里?尽虚空、遍法界是佛的住处,你说他这个境界多大!心量多大!我们凡夫观念上,「我有个小房子,这就是我的住处」,境界很小,心量也小,迷失了自性。所以,经典上字字句句都含着很深很深的意思,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我们今天「在」新加坡,决不是「坠新加坡,「坠新加坡那就是妄想分别执着都起来了;「在」没有,无处而不在,哪个地方有缘,哪个地方就现身。诸佛如来如是,我们现在虽然做不到那么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1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