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21集
常不断的往来,建立友谊,时时在一起讨论,互相学习,增长智能、增长学问、增长见识,我们所希求的目的决定能够实现。所以他对于新加坡每一个宗教的领导人,非常赞叹,认为都有广大的心胸,能够接纳不同的宗教。新加坡虽然是个小国,足以给全世界做一个好榜样,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确实是如此。我们听到这番话,跟佛在经典里面对我们的教诲,不谋而合。我常常跟同学们提到,佛教我们处世待人之道,就是六度四摄。六度四摄必须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穿衣吃饭,落实在家庭,落实在夫妇之间。夫妻在一起过生活是行菩萨道,谁懂得?家庭是道场,人人皆是菩萨。团体是道场,你经商,你开个商店,店铺就是道场,老板员工都是佛菩萨,你的顾客都是你度化众生的对象。佛法要如是落实,世界可以达到永久的和平、安定、兴旺。这个事情难不难?实在讲不难,难在要有人去推动,难在这个地方。我们今天在这里办培训班,培训班的目的是劝导我们同学发大菩提心,我们来推动这个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四弘誓愿第一愿的落实,「众生无边誓愿度」。真正肯推动,你是菩萨,你的悲心要常度众生,你来世可能以国王的身分出现,应以国王身分度众生,那就现国王身;应以大臣身度众生,你就现大臣身。《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也会应在我们的身上,应在每一个同学的身上。否则的话,我们这一生在佛法上修学都叫白修了。所以夏莲居老居士苦口婆心教导我们,「真干」!我们今天最大的障难,就是没有办法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是真要命!这个事情,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多次提到。如何来挽救?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我们细细观察他们自行化他,就能够悟明他们的诀窍。诀窍是什么?天天讲经说法。天天讲经说法,天天抱着经本劝化大众。诸位要晓得,劝化大众,不知不觉就在劝化自己。所以「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时间长,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不知不觉自己的气质变化了。我也没有说刻意有心去做改过自新,没有。这四十八年的熏习,自自然然的长成,长成得非常明显,我自己都能够觉察得出来。从什么地方觉察出来?每年所讲的经,境界不相同。诸位要看看我过去所讲的,这些录像带、录音带都在那里,《无量寿经》讲了十一遍,你们仔细听听、仔细看看,境界不相同。最近这几年,不但是每年不相同,我自己已经感觉到月月不相同,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学方法有效。初学的时候是比较困难,没有契入境界,功夫不得力,只要能够锲而不舍,天天干、认真的干,决定不放弃。对于名闻利养、物质生活的享受,愈淡薄愈好,这样才能够巩固自己的道心。我昨天听到亚视这几个人来访问的时候谈起,同学们传给我,亚视在我们这边吃饭,觉得我们这边物质生活太好了,他们感觉到非常满意。但是他们非常担心,我们这边出家、在家人,这么样好的物质生活享受,恐怕道心会退转,不知道世界上许许多多苦难众生,他们在饥饿的边缘。他们说这个话很有道理,我们过这样的生活,慈悲心一天一天的衰落,虽然将来学成了,没有慈悲心,你不能过苦日子,你没有办法去帮助苦难众生。他不是佛教徒,没有学过佛,他这种感受提醒我们,我觉得这是菩萨化身,这是给我们严重的警告。生活富裕,钱财多了,往往人就变心,道心没有了,邪思恶念增长,这还得了?过一种富裕奢华的生活,那是什么人?在佛法里面是法身大士,决定不染着,决定不动摇,他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行!权教菩萨都不敢,为什么?没有到事事无碍的境界,不敢!所以佛教导我们「以苦为师」。世尊在入灭之前,提出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你能持戒、能受苦,你才能保住菩提心不退。世间「大威势者」都要修善业福德,善业福德就是舍己为人,今天的话是牺牲自己,奉献给别人。如果我们不能够舍己为人,必定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2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