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25集
,佛法有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一生立志当教员,我就是讲经、就是教学,除这个之外,一切事情不闻不问,你走向成功之道,你确确实实能断烦恼、能开智慧,你能得清净心,你这一生当中决定超越六道轮回。另外一种是护法,出家人是内护,作住持、作当家、作寺院的执事,是内护。内护心地要真诚,心地要公平,心地要清净,建立道场,管理道场,请法师到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过去韩馆长做内护,在此地李木源居士做内护,全部精神管理道场,应付方方面面,让讲经的人、学道的人心安理得,这是修福,这个会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谚语常讲「福至心灵」,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决定得生。韩馆长有什么功德?我今天的成就就是她的功德,没有她的护持,我们早就完了。三十多年前那个环境,我那个时候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个还俗,一个去赶经忏佛事,哪有今天?怎么可能在此地讲《华严经》?不可能的。所以管理道尝建道场,所有一切都归她,她来护持,无量无边的功德。她往生的时候,那是福报现前,我们同学们都看到的,她生病没有病容,你看她的容貌、气色;她死没有死相,她往生大概是两个星期才入殓、才盖棺材,两个星期面色红润,身上柔软。往生的前两三天,两次见到阿弥陀佛,一次见到莲池海会。所以要晓得,弘法跟护法功德是平等的,不仅是平等,我还常讲、强调,护法的功德超过弘法。弘法容易护法难,不是真正的菩萨不会护法,护法决定要承受许许多多的折磨苦难,受许多人的毁谤、侮辱,甚至于陷害。李木源居士被人家诬告,政府调查他六次,查完之后证明清白,人家确实是诬告,法院的法官告诉李木源:「你可以反过来告他,诬告你,他有罪。」李木源一笑,我们学佛的人一切以慈悲为本,不追究。这个法官非常佩服,世间一般人做不到的。我们受一些苦难,就不愿意再叫别人受这些苦难,别人折磨我们,我们不愿意用这些方法再去折磨别人。所以护法的功德不可思议。以后我看到《大涅槃经》里面,佛也是这个说法,这证实了,《大涅槃经》上佛讲护法的功德超过弘法。我们看《六祖坛经》,惠能大师要是没有得到印宗法师的护持,他也无能为力,谁认识他?谁知道他?印宗还得了!不是平常人,印宗当时在岭南是最受人尊敬仰慕的高僧大德。他遇到惠能,知道他在黄梅得法,给他剃度,剃完之后拜他为师。你们想想,谁能做到?把自己一生的成就全部奉献给惠能大师,凡人做不到,诸佛如来示现。凡夫哪一个不贪图名闻利养?自己得到了,怎么肯奉献给别人?所以惠能大师的成就,就是印宗的成就。在世间法里面,诸位念书的时候知道,管仲的成就是鲍叔牙的成就,没有鲍叔牙,管仲天大的本事也是平民一个,他一生的学问抱负没有办法施展,所以护持人的功德超过当事人。护持人是什么身分?好像办学校,他是这个学校的董事长,是这个学校的董事,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当事人是教员,教员有学问、有品德、有能力,要没有学校来聘请你,你有什么用处?你到哪里去发挥?一定要有好的学校,好的这些董事长、校长来聘请你,你才能发挥,你才能够施展抱负,教化众生。所以释迦牟尼佛将护法的工作付托给国王大臣,让他们来护法。佛法传到中国,中国朝野接受了佛陀的教诲,帝王大臣护法,由国家来推动佛陀教育,所以佛陀教育就变成中国文化,跟中国固有的文化融合在一起,现在分不开家了。地方政府护法,你看从前我们读书,读古书,甚至于在古文里面都读到,地方官员对于出家人尊敬,很多官员都亲自听法师讲经说法,执弟子礼。佛陀的教学,《十善业道经》这一段是中心,归结到心善、念善、行善,念是思想,行是行为,这样才能够「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成就纯善。儒家讲的「止于至善」,没有能提出一个很详细很具体的办法,这办法在佛经里面,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