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29集
顺法性,不是随顺烦恼了。常常我们在经论上读到这些句子,随顺法性,不晓得怎么随顺法,怎么去做不知道。随顺烦恼知道,随顺法性就不知道。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这是随顺法性,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这是随顺法性,法性是至善圆满。什么时候我们「不见世间过」,世间一切人事物,人是我们的有情世间,是我们的生活人事环境,事跟物是物质环境,在这一切环境里面,见不到恶,只见善而不见恶。那就是惠能大师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修道人。心里面还有是非人我,这不是真修道人。是非人我从哪里来的?从妄想分别执着里头变现出来的。真正修道人,佛常常教我们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这一心不乱才能现前,念佛的功夫才能成就,决定往生不退成佛。由此可知,我们还有妄想分别执着,还有人我是非,要知道这是自己菩提道上的障碍。诸位听了这些话,也许又有问题来了,世间真有很多恶人,真的找麻烦的,我们遇到怎么办?我们单看他善,他看我不善,我不惹他,他来找我麻烦。我们处这种环境怎么办?佛教我们断烦恼,开智慧。怎么断烦恼?前面讲的常念、思惟、观察善法,烦恼就断尽了。烦恼断尽,智慧现前,在生活环境当中,你有高度的智慧,你有高度的艺术,你自然能够回避。纵有种种障难,实际上障不住你,也难不倒你,你在一切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你必定得法喜充满,你有智慧能应付,决定是自他两利,绝对不会是自利害他,没这个道理,这个就是佛法。末后这几句话非常重要,从人天到佛果地,都依善法成就。这法是什么?【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永离杀生』,杀害的念头永远消灭了。无论对什么人,对极恶的人,对伤害自己的人,甚至于像《金刚经》里面所讲的,歌利王割截身体。这个故事在《大涅槃经》里面,《大涅槃经》里面讲得很详细,那是什么?无缘无故凌迟处死,仙人没有一丝毫的瞋恚,决定不会起个念头,「我对,你不对」,没有,这叫真正修道人,这才叫做「永离杀生」。这个意思延伸,决定没有伤害众生的念头。念头尚且没有,哪里会有行为?念念帮助众生,念念利益众生,哪有念念去妨碍众生,去障碍他的?这是「永离杀生」的实义。永离是贯下去的,永离『偷盗』,偷盗是不与龋这个物有主,主人没有答应,我就把它拿来,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手段,都叫偷盗。我们把这个意思做一个总结,说个最容易懂的话,占别人的便宜,这就是偷盗罪。我们念念是帮助别人,决定不能占别人的便宜,一切时、一切处尊重别人。『邪行』是淫欲,要从念头上把它拔除,没有这个心,没有这个念头,这才叫永离。世间人如果能够把这个念头伏住,根虽然没断,决定不起现行。这个念头伏住,将来往生是色界天,不是欲界。这个念头没有断,纵然很轻微,还会有这个念头起来,你出不了欲界,修行功夫再高,你也在六欲天,「财色名食睡」这个五欲没有断荆这些念头如果是严重的话,那是堕地狱的,佛在经上常讲「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把这个放下,把这个舍掉,地狱的根断掉了。世间人对于五欲六尘的享受贪恋,那个根非常坚固,你什么时候能够脱离地狱?这个坚固的根如果不断掉,念佛也不能往生。这个根拉住你,你去不了,念佛念得再好都不能往生,心地再清净也不能往生。纵修善因,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决定出不了三界。所以佛教学生,不但是「以戒为师」,还要「以苦为师」,这个意思深。我们能忍受,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宁愿苦一点,苦的生活有出离的心,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生活太舒服、太富裕,对这个世间有留恋,舍不得离开就不能往生。所以佛家为什么那么样赞叹苦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2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