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32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32集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六面,从第一行看起:【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四、身常无玻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这是一段。诸佛菩萨在一切经论里面,不断的告诉我们,杀生是恶业里面最严重的,果报也最苦。虽然这部经上只说不杀生的利益、好处,而杀生的果报我们应当晓得,佛虽然没有说,这十种离恼法翻过来就是杀生的果报。过去蕅益大师为我们做了这个工作,讲杀生十种恶报、不杀生十种善报,他一条一条都写出来了,我们附在这部经的后面,大家可以参考。蕅益大师这个著作可以弥补经文之不足,实在讲经文是具足了,我们读经的人往往不能体会,祖师帮助我们。所以杀生一定要断除,要从心里面把这个念头拔除,才叫真清净。前面佛一再的教导我们,日夜要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如果不杀生我们做到了,可是念头上还不清净,那就叫夹杂。大小乘戒律里面,小乘戒论事不论心,就跟我们世间法律判案一样,一定要有事实证据。譬如杀生,确实你是杀了众生,这个才有罪;如果事实上没有,不犯罪。起心动念要杀他,但是没有杀他,这个不犯罪。但是大乘法里面就不行,大乘法是论心不论事,你心里面起个念头要杀害这个众生,这个罪就成立。由此可知,小乘的善里面有夹杂不善,大乘的善法里面决定不容许夹杂不善,念头就是不善。念头尚且没有,哪里会有现行?决定不可能有现行。我们要从这个地方来培养,培养自己真正的善心。可是这个事情很难,难在什么地方?我们在讲席当中常说的,第一个我们自己烦恼习气太重,见到不如意的事情,尤其是对自己不利的众生,这个杀害的念头就起来了。另外一个是贪心,见到这些小动物想吃它,这属于贪心;贪心是你喜欢它,想吃它。所以你爱它也杀它,恨它也杀它,这是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这是一个因素,你没有办法断杀害众生的念头。第二个是不了解事实真相,这是一个教育问题,特别是圣贤教育。儒家没有佛法讲得这么严格,但是我们在儒书上也常念到,「君子远庖厨,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换句话说,儒家所赞成的是吃三净肉:没有看到杀、没有听到杀、不是为我杀的,这是世间的圣贤。宗教里面的圣贤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在新加坡回教徒很多,我们的邻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都是回教国家,你看看《古兰经》里面所说的,宰杀畜生都要有传教师去祷告祝福,没有经过阿訇祝福的畜生肉就不能吃,都是有爱心在其中,这里头都有仁慈。佛法讲得究竟,不食众生肉。佛教大家吃三净肉是不得已,为什么?佛当年在世他们生活方式是托钵,佛法常讲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决不要叫信徒添麻烦,他们吃什么就供养什么,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才吃三净肉。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托钵的制度在中国就不能流行,接受信徒的供养。初期佛法传到中国,印度一些高僧大德是由国家供养,以后时间久了,国王大臣、普通百姓都知道供养三宝,可是在早期还是吃三净肉。素食运动是梁武帝提倡的,这个年代比较晚。梁武帝读《楞伽经》,佛在经上说菩萨慈悲,不忍心吃众生肉,梁武帝读到这个经文很受感动,于是自己就断除肉食。他是佛门的大护法,他提倡素食,所以我们佛家出家的二众弟子立刻就响应。所以今天诸位要知道,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佛教吃素,到其它国家看到佛教不吃素,不要觉得奇怪。我们常常去旅游看到的时候,我们觉得他很奇怪,他看到我们也很奇怪,所以要知道历史的渊源。素食决定有好处,为什么?真的「永离杀生」。那些屠户为什么杀害众生来卖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