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40集
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的故事,这是两个比丘讲经说法,弘法利生,法缘很殊胜,就有嫉妒的人以两舌、妄语来破坏,使信众对法师丧失信心,把这个弘法道场破坏了,果报在地狱。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堕在地狱里一千八百万年,这是以我们人间年代来算的,地狱里面他的感受是无量劫。在地狱的苦所谓是「度日如年」,所以他的实际感受是无量劫,人间的时间是一千八百万年。你要是知道这些果报,为什么要造这些恶业?造业真的很容易,甚至几分钟、几个小时造谣生事,哪里晓得果报这样惨!不妄语的功德,无比的殊胜。佛在此地说『得八种天所赞法』,「天」是天人,天人、天神赞叹你。第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优钵华」翻成中文是青莲花,你口中出香气。这一点我们也常常要警惕到,我们口里出的气味是什么味道?如果这个气味很难闻,对修行人来讲不是坏事,为什么?警策自己,「我口业不清净,应当努力修学」,所以这是好事情。跟大众相处,有的时候距离近,说话就闻到别人很不好的气味,你也不要嫌弃,你嫌弃他就错了,心里要知道他口业很重。这个口业,就是此地讲的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古人有所谓四十岁以前,我们的果报还受过去业报的影响,残余的果报;四十岁之后,自己这一生所造的业逐渐逐渐现前了。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过去生中造的恶业不怕,只要真正觉悟,真正回头,断恶修善。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像袁了凡这样的人,在中国过去乃至于现代很多,都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佛陀的教学没有别的,就是教我们改造命运。断恶修善是改造命运,破迷开悟是转凡成圣。我们想改造自己命运,就要好好的跟着佛学,佛对我们慈悲到极处,佛是完全义务的。说实在话,我们得到佛的教诲,我们没有东西可以报答他,他什么都不要,在世的时候不过是三衣一钵,你给他什么,他都不要,何况佛陀现在不住世。我们为了纪念他、尊敬他,不忘恩德,造佛像来供养。他是不是有意要我们造像来供养纪念他?没有这个念头,这是出于我们报恩的心,他没有这个意思。所以字字句句都是真实教诲,你能够善护口业,你一定得口常清净,青莲花香。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经,初次到香港,香港同修告诉我,虚云老和尚曾经到过香港,那个时候香港佛教界里面四众同修都希望留老和尚常住香港,给他建了一个精舍。他的精舍我去看过,听说老和尚只住了几天,就又回到中国大陆去了,告诉香港的同修:「这个地方不能坠。「这个地方」就是香港,这个地方是花花世界,不适合修道人在这里住,这里会堕落,所以他回到中国。香港同修告诉我,老和尚一年剃一次头,虚云老和尚你看他的照片,他头发很长,他一年剃一次头,一年洗一次澡,衣服都不换的,领子上油垢一层好厚,但是闻闻很香。他不是像我们,我们的衣服三天不洗有臭味。他的衣服出清香,清香就是青莲花香,那我们就知道老和尚三业清净,才感得这个果报,我们没有办法跟他相比。像这些地方都值得我们警惕,我们三天没洗澡,换下衣服闻闻看什么味道?从这些地方知道自己功夫境界。修行,勘验自己的功夫,比比皆是,只是我们自己太粗心、太大意了,自己必须知道自己境界,你的修学就有信心,增长信心,也能够帮助自己,警策自己,勇猛精进,确实得好处,确实不一样。说话口里面的气味很难闻,不一定是年岁大,年轻人也一样。我在初学佛的时候,自己不觉得,常常接近的有一些居士他们知道,知道人家也不说。我还记得当时有一位老居士,是临济寺的一位老信徒,名字我一下忘掉了,那个时候他大概有六十多岁,退休了。我在「华藏图书馆」讲经的时候,他来听。我在华藏图书馆讲经,这个图书馆建立是我讲经二十年,满二十年才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