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45集
丈大师说:「好,明天我们在大众讲经的时候,你出来把从前别人问你这个话,你提出来问我。」所以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他就出来请教:「请问老和尚,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给他改了一个字:「不昧因果。」这个「不落因果」就没有因果了。大修行人是什么?佛是大修行人,法身菩萨是大修行人,他还有没有因果报应?有,不是没有。这个老狐狸过去答复的是没有,这个答复错误了。百丈大师是说不昧因果;因果有,清楚,一点不迷惑。我们知道一切众生无量劫来所累积的业习种子,善、恶都是无量无边。所以成佛,佛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也遇到很多悖逆之事。那是什么?过去生中的不善业因现行。现行,佛很清楚、很明白。不像我们,我们遇到挫折,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他们遇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一笔帐,好,现在勾掉了,销了,报掉了。所以不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修行人应该怎样做?从今之后不再造恶业了,这是真正回头,转恶修善。顺境里面,绝不生贪恋之心;逆境里头,决定没有瞋恚的心;顺、逆境缘,都要以平常心,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来处事待人接物,这就对了。挫折、冤枉决定是有,不要说没有,释迦牟尼佛都有,「佛中之王」阿弥陀佛也有。所以真正觉悟的人,对于因果非常慎重。我们从这个道理省悟过来,我们对于人生宇宙的看法就转变了,这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的「入佛知见」,佛是圆满大觉。人与人之间要和睦,人与事、人与物,再发展到家与家、国与国、族群与族群,不要竞争,竞争不好,要合作。要和睦、要合作。合作大家都有福,竞争到最后就变成斗争。竞争的发展,不可能不斗争,斗争是非常凄惨的,这是极重的罪业。所以真正觉悟了,就跟冤家债主,我们那种怨恨,也要把它化解。他对我们不和睦,我们对他一定是和睦的,他对我们的心不平,我们对他的心是平等的,时间久了,自然就能感化了,化开了。这个决不是一时,是长时间的。所以诸佛菩萨为我们示现,世尊、弥陀都是久远劫已经成佛了,一直到现在,这个社会上还有许多人毁谤,你才晓得这个业因果报非常严重。我们要在起心动念上去改过,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应当和睦相处,都应当互助合作。我们看到一朵花,看到一棵小草,被别的枝条妨碍了、压抑了,我们把它解开,让两面生长都很活泼。对物都应该如此,何况对人?世出世间圣贤常常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跟人结怨,有冤结要把它化解。这是智慧,这个叫善心、善行,学佛就要从这里学起。这一段告诉我们,我们决定不两舌,决定不挑拨是非。这个要注意,为什么?有的是有意、无意。有意大概是与自己利害发生冲突,想方法破坏别人,怕别人妨害自己的名利,这是有意的。无意的是听信谣言,人云亦云,于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喜欢听信谣言,喜欢传播谣言,这个习气很多人有;可是这种造的业,他还是要受报。换句话说,我们如何对待别人,一定感得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所以中国圣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话是深明因果报应,我自己不愿意受的,我决定不能够加诸别人。我不愿意别人挑拨我的家人,不愿意别人破坏我的家庭,挑拨我的事业,破坏我的事业,我就决定不可以破坏别人。两舌的果报,是要随着它的影响。如果它影响的范围愈大,影响的程度深远,它的罪报就严重。特别是佛门里面,佛法,我们学佛的同修都知道,佛法是人天眼目,诱导人断恶修善,帮助人超凡入圣,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善行,第一等的事业。如果你轻易的去破坏、去阻扰,毁谤、陷害,果报在阿鼻地狱。经论里面常讲,杀人罪很重,你是断人的身命;其实这个罪,跟断人慧命的罪业不能相比。什么叫断人慧命?把别人学佛的机缘断掉了,对于佛法的信心破坏了,这个罪过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4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