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46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46集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八页倒数第四行,最后三个字看起:【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这是说离两舌所得的第三种殊胜果报。『本业』是指我们在这个世间从事的一种行业。这个意思是说,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你都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信任与随顺,当然你的事业就一帆风顺,你的事业决定会成功。这是我们现在人所谓的人缘好,你能够得到许多人来协助你,成就你的事业。得到很多善友来帮忙,这是缘。真正的因是在离两舌,是在不妄语。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可看到不妄语的殊胜功德,确确实实是不可思议。就因果道理上来说,我们能够不破坏别人,所以自己无论经营什么样的事业,也不会遭别人来破坏,这是果报。如果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我们在事业上还遭受别人嫉妒破坏、恶言相向,这个事情不是没有,有的,那是什么原因?过去生中做的不善,一定要懂这个道理。绝对不是我这一生所修的没有感应,你这个怀疑就错了。佛家常讲「因果通三世」,我们这一生的造作,所受的一切果报,业因前世种的。前世修的不善,这一世修的虽然很善,还不能够免恶报。但是我们心里明白,来生这一种恶缘恶报就不会有了。所以这一生当中接受佛菩萨的教诲,一定要随顺佛陀,一定要有信心,决定不怀疑。以往没有遇到佛法,做错事情太多了,这是肯定的。如果我们积极修善,断恶修善,真的像了凡居士那么样的认真、那么样的努力,过去生中的不善果报也能改善,这就是佛家讲的勇猛精进。如果不是勇猛精进,这个定业很难转,不容易转的。我们这一生所修积的来生得报,所以不能不勇猛精进。勇猛精进,我们这一生得的是花报,果报比这一生所受的花报更要殊胜。【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法行』是讲我们修行,这就是讲学佛,你学佛也不会被人破坏。这个事情我们见得很多,有一些在佛法里面修得很好的,也学了很多年,遇到一位知识劝导他:「还有法门比你这个更殊胜的。」这一劝他心动摇了,舍弃了,跟别人学去了。这就是破坏他的法行,这是恶友,在现在这个社会很多,正如《楞严经》里面所说的,这个末法时期,就是讲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有不少同修来跟我说,他说他的同参道友们,以前都念《无量寿经》,都念阿弥陀佛,修了很多年,不错了,现在跟别人走了,不相信《无量寿经》了,也不念阿弥陀佛了,来跟我说他忧愁得不得了。我说不必忧愁,各有因缘,要懂这个道理。各人有各人的业因业缘,佛都奈何不得,我们有什么能力?我们劝导他,尽到做朋友的责任,他信不信是他的事情,我们不能干涉,干涉就把自己的道心扰乱了。这个人虽然跟别人走了,舍弃了净宗法门,说不定过几年他又回来了,很难讲的。我们自己修得很好,这是个榜样,过几年比较比较,他觉得你修得不错,「我不如你」,他就很可能回来了。这个时候用言语劝他是起不了什么效果的,决定要以真正的行持,长时间去感化,这才能起作用,所以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我们想想,当然这个因与缘都是两舌,挑拨。挑拨的人有两类,一个是有意的,有意破坏他的,一种是无意的。无意的也很多,他自己本身不认识,他修了邪法,他劝他的一些朋友们都跟他一样去信邪法,把邪法当正法,把正法看作邪法。尤其是我们今天提倡的《无量寿经》会集本,一直到现在,反对的声音很多。李炳南老居士得到这个本子,当年在台中开讲的时候,好像是一九五0年,在民国三十九年,那个时候就有人批评。不过那个时代的人,心地还比较淳厚,批评还不是直截,这是人家的德行,讲得很含蓄。现在人没有这种含蓄的情趣,没有了。严厉的指责。受这个影响的人,有。所以同学来问我:「那怎么办?」我说:「随他去,各有因缘。」这是什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