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63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63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十善业道经》第十面第二行当中看起: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故。】

    这是离贪欲所得到的第二种自在。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是一切众生所希求的。我们仔细观察六道众生,他活在这个世间可以说是终身的追求不外乎这三桩事情。这三桩事情能不能求到?如果说是我们追求能求得到的,实在说我们可以全心全力拼命去追求;如果求不到,那我们的追求就错了。世间人也有少数知道这个错了,可是依然去追求,希求侥幸可以得到。佛告诉我们,世间从来没有侥幸得到的事情。佛告诉我们,这三桩事情是果报,果必有因。

    昨天晚上,同学们听到天主教跟我们讲道,也有同学提出问题,提出因果的问题。他们教义当中不讲因果,它讲什么?一切都是神的赐与。换句话说,神欢喜你,赐给你多一点;神不欢喜你,赐给你就少一点。于是有许多人对神敬爱,神赐给他的多;有一些人对神忿恨,祂赐给他太少了。这里面不能解决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我们仔细去思惟,还是佛法里讲得好。佛法讲这是果报,果必有因,你要不修因,哪来的果报?佛告诉我们,因是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如果不离开贪欲,你修因证果依旧得不到自在。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社会,社会上确实有发大财的,有亿万资财的在这个世间很多,累积财物达到几十亿美元。他有没有得到自在?他不自在。为什么不自在?也有原因,没有离开贪欲,所以他的财不自在。他的财常常有人打主意,想窃取他的、想瓜分他的,这个事情太多了,甚至于我们一个道场,这个我们绝不讳言,无需要避讳。许多道场建得很大,财力很雄厚,出家在家人都变了心,把道业忘得干干净净,心目当中只有名利,争名夺利,不但没有离贪欲,贪欲天天在增长。贪欲的增长,佛告诉我们,果报在饿鬼道。

    贪瞋痴这三种恶业,感召的是饿鬼、地狱、畜生;贪心是饿鬼,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三种罪业都造,这个果报就很可怕,这是未来的。现前?现前不自在,你的冤家、债主、盗贼都把你当作目标,都把你看成了猎物,这个不自在非常明显。出门都要请多少保镳,这就显得不自在,如果自在何必要保镳?有那么多保镳,说明他不自在,时时刻刻提防着别人要伤害他。外面的伤害容易防止,内里面的伤害难。如果这个冤家债主投生到你家里,做你的儿女,再晚一辈做你的孙子,这一些就是佛法里面所说的败家子,防不胜防。你现在具足的财富还没有散,是你的福德因缘,我们世间人一般讲,你现在走好运、你在兴旺的时候,这一些冤亲债主在你旁边不敢动。可是运会衰,不能够永远保持着兴旺,到衰的时候怎么办?

    不要说是世间人,连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释迦牟尼佛也有冤亲债主,头号的冤家是魔王波旬。佛在最盛的时候,佛法最盛的时候,魔王波旬来护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护法,他在等机会。波旬曾经告诉世尊,他总是想方法要把佛法灭掉。佛告诉他:「佛所说的一切法是纯正之法,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任何力量都不能够坏佛法。」波旬就说:「等到世尊末法时期,」正法他不能破坏,像法他也不能破坏,到末法时期,他说:「我让我的魔子魔孙」,让他的子孙,「统统出家,披上袈裟,现比丘相,来破坏佛法。」释迦牟尼佛听到一句话不说,流眼泪了,经典里面记载的「譬如狮子虫,还噬狮子肉」。

    佛法如此,世法也如此。怎样能保全?世世代代积功累德才能保全;哪一代舍弃德行,走上争利纵欲,这一代就毁掉了。佛法里头没有争执的,离开贪欲哪有争执?世出世间人争什么?争的是名,争的是利。如果把名利统统舍弃尽了,「于人无争,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6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