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78集
成佛」,现在是不是佛?当然是佛;佛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他从性上看的。凡夫看的就不然,凡夫是从相上看的;凡夫着相,佛不着相。这个说法,大家要是一下不能够体会,我们举个比喻说,比喻也是古来祖师大德所讲的。像贤首国师他老人家说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黄金做器皿,做什么器皿?造像。我们用黄金,同样的成分、同样的重量,我们造一尊佛像、菩萨像、声闻像、缘觉像、天像、阿修罗像、人像、畜生像、饿鬼像、地狱像,这十个摆在面前。佛见性不见相,全是黄金,价值相等,没有分别。我们人着相,这是佛菩萨,赶紧拜三拜;那个是饿鬼,讨厌得不得了,就起妄想分别执着。着相不见性,你心里头生好丑、生分别,这就是过失。

    诸佛菩萨帮助我们,终极的目的在哪里?最终的目的,是教我们也要见性不着相;我们心就清净,心就平等,心里头一个念头都不生,善恶念头都不生。晓得什么?晓得这个佛像跟饿鬼像、跟地狱像是平等的,一丝毫的差别都没有。金是真的,像是假的,我们不喜欢这个像,我们把像镕化之后,可以再做别的像,这就是讲性永远不变,相会变;相有生灭,性没有生灭。

    诸位从这个比喻里头细细去体会,一切众生,在有情众生说佛性,无情众生说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所以诸位要从性上看,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自然就生出来了,这是性德。如果落在分别执着上,你就迷失了自性,性德突不出来;生起是非、邪正、善恶,起这些妄想分别执着,全都是妄想分别执着。

    佛在此地教导我们,如何能『不起身见,舍诸恶业』。这一条跟大家说,最低限度的地位是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小乘须陀洹果,初果,「不起身见」。我们要不在这上真正用功夫怎么行?然后才体会到十善业对我们多么重要!必须认真修十善业道,念佛才能往生;修学任何一个法门,你的功夫才得力。如果舍弃十善业道,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功夫不得力,就像盖房子一样没有地基。十善业道是基础,一定要知道。「舍诸恶业」,是要修十善业道,你才能够舍诸恶业;不修十善业道,你这个恶业舍不掉。换句话说,你生生世世随业受报,在六道轮回。这是常说的,善业你生三善道,恶业你就生三恶道,随业流转,苦不堪言,这是六道众生的真相。

    学佛要开智慧,一定要觉悟,要了解这个世间事实真相。世间什么都是假的,佛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讲经,圣怀法师、谢道莲居士他们两个人启请,我到香港他们两位接待。有一次谢居士她要送一个手表给我,那一天到街上去买手表,先到银行里面去拿钱。她银行里面有两个保险箱,打开来让我看,里面一些金银财宝装满了。谢居士前年死了,一样都带不去。我当时说了一句很难听的话,我说:「这都是妳的?」「是9我说:「太少了。」她感觉得很惊讶,她说:「法师,难道你有?」我说:「我有的比妳多得太多了,我的没有法子计算。」她说:「在哪里?」我说:「妳看看,妳这么多金银珠宝在这里,又不敢戴」,戴了走在街上怕人家把她的手砍断;「又不敢在家里放,放了怕有人偷。放在保险箱里,一个礼拜到这里来看一看、摸一摸就算是自己的,那太简单了。哪个珠宝店,我叫他拿出来,我看看、摸摸,都是我的,跟妳有什么差别?」人就胡涂到所以然,不知道用这些钱财去布施做好事,那是真实的功德,那是带得走的。放在保险箱,关在里头,一个礼拜看一下、摸一下,带不走的。世尊说众生愚痴、颠倒,愚痴颠倒就在这些地方。

    所以我们自己要反盛检点,我们有没有这种愚痴、颠倒?要看破,要了解事实真相。财不要积,财要散,愈散愈多,愈多愈要散;决定不能积,一积就成病了,就成了罪恶。好,今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78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