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83集
十善业的,这个人是好人、善人。如果心里念念还是搞十恶,对待一切众生还有怨恨的意思,还有伤害的念头,你不善;还想占别人的便宜,这是盗心,你不善;还有淫欲的念头起来,你不善;你要想得好果报,到哪里去得到?不但是六道,十法界都没有例外的,业因果报都是自己造作,自己去承受。你造善业必定得善果,经上所讲的是好的果报,你一定得到;你造作不善,经上虽然没有说,后面蕅益大师《节要》里面附说十恶的果报。十善反过来就是十恶,我们自己能够想象得到的,可是蕅益大师还是很慈悲,明显的跟我们提醒。底下一段: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

    这是总说。『离虚诳语』就是不妄语,以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诚实,古今中外真的是不分国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都赞叹、都欢喜。它的别报,底下这四句:

    【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

    妄语、两舌是佛法里面的大戒。我过去跟李老师多年,李老师常常警惕我们,古今多少修行人,修积的功德不能成就,为什么?从妄语、两舌里面漏失了。烦恼在佛经里面也称为「有漏」,把你的功德法财漏掉了,你所修的功德不见了、漏掉了;漏洞很多,妄语、两舌的漏洞最大。两舌是挑拨是非,你常常不以真诚心待人,你说的话没有人相信,一定会遭受别人的议论、毁谤。你能够真诚不妄语而行布施,你得的果报是『离众毁谤』,没有人能毁谤你。

    在我们佛门当中,得到广大群众赞叹而没有毁谤的,近百年当中大概只有一位,印光法师,没有听别人对他有毁谤的,其余大德都不能够避免。这一生修得再好,过去生中造的业。愈是有这个果报,我们自己愈要警惕。毁谤来的时候,过去的恶业报掉了,别人毁谤我,我们决定不可以毁谤人,我们的帐到此地结了。别人侮辱我,我们决定不能动报复的念头,侮辱也好、陷害也好,逆来顺受,知道这是过去生中,或者是未学佛之前,或者是学了佛之后还不明道理,造作许许多多的恶业,应该感受的果报。哪有造恶业不受恶报的道理?造恶业要没有恶报,你修善也没有善果,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所以不可以妄语,老老实实去修善、修布施,你就能「离众毁谤」。

    『摄持正法』,言而有信你才能够摄受,这个摄受是自己,持是保持;古圣先贤的教诲,就是你能信、你能解、你能行,这就是「摄持」。「正法」,狭义的是佛菩萨的教诲,最窄小的就是佛在本经上教导的,这是正法;广义的说,世出世间一切圣贤的教诲,决定与佛的法印相应。佛的什么法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十二个字是诸佛如来的法印,能通世出世间一切圣贤。

    我有一年在台北大专讲座,我开了一门功课:《了凡四训》,也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有一个法师,当然这个法师是代表有一些法师,对于我非常不满意。有一天我遇到一位法师,年龄比我大,出家也比我久,我把他看作一个长者,他把我叫到身边,把我斥责了一番,说:「你在大专讲座里开课,你讲佛法就好了,你为什么要讲外道的东西?」我听了很奇怪,我说:「我没有讲外道东西,我是讲佛法。」「《了凡四训》这不是佛经。」我说:「你说的是这个事情。」我说:「虽然不是佛经,但是它有佛法印印定。」他板起面孔,很生气:「什么法印?」我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我说:「《了凡四训》符不符合这个法印?」我一说出来,他脸红了,掉头走了。所以你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心胸就开阔了。不但《了凡四训》可以包容,所有一切宗教的经典,它里面所讲的都是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哪个宗教不是佛教?哪个经典不是佛经?这就对了。否则的话,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传这四句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8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