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89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89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四面倒数第三行:

    【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从这以下所讲的功德利益,就是前面第一条我们所念到的行十善布施。以施庄严故,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总说,往下都是总说,就不用一条一条的细说了。但是从前面佛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告诉我们,人在这个世间,谚语常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个意思实在是无限的深广,我们一生果报当中也非常复杂,极其细微的小事情,无一不是有前因的,我们从这里看,你就晓得这个因之复杂。

    同是行布施,这个布施里面不管是大小,舍一文钱也好、舍亿万财也好,无论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十善具足,那个福报是圆满的,没有一丝毫欠缺;十善里头有一条欠缺的,这个果报里就不圆满。看你在果报当中,你还有哪些不如意的事,我们现在一想就晓得了,在修因某些地方有了欠缺,所以果报不圆满。从这个地方,我们才真正能体会到什么叫「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什么叫做「自作自受」,我们才真正明了。这个因果实在讲太细密了,唯有真正体会得、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心才真的安住下来,绝对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动一个怨天尤人的念头,我们又造了不善业,招得来生不如意,这是事实真相。

    佛在经上前面举的这个例子,只是一个概略言之,没有详细,详细要像天台大师给我们解释「百界千如」。为什么?我们学佛学到现在懂得这个道理。单单一个布施里面,布施就具足十善,知不知道?十善每一个条目里面,不杀生这个里面有不杀生的不杀生,不偷盗的不杀生,不邪淫的不杀生,乃至于不贪的不杀生,不痴的不杀生。你这样一观察,那就太细密了。这种观察的方法,天台大师讲《法华经》教我们的,他教我们看十法界,每一法界里面都具足十法界。佛法界里面;有佛法界里面的菩萨法界,有佛法界里面的声闻法界,乃至于有佛法界里面的地狱法界。人法界里面;有人法界的佛法界,有人法界的天法界,也有人法界的畜生法界。每一法界都具足十法界,这就一百界,都是概略的说。一百法界里头,每一个法界又具足一百法界。谁懂得这个道理?谁能够有这种力量去微细观察?「诸法实相」谈何容易!我们今天用浅显的言语来说,宇宙人生的真相,或者说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真相,纵然我们能够在一法界里看十法界,还是看的皮毛,还不是深入。深入观察无有边际、无有穷尽,这个彻法底源,根源没有底、没有边。

    要怎样才能够契入这个境界?古德常跟我们讲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我们从这一句话,像数学里头套公式,「有心不如无心」。法身大士无心,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还是有心。有心为善不如无心为善;有心落在意识里面,无心就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我们要细心向这个里面去体会。往下这都是举要言之,不必像前面这么细说。前面懂得了,后面你自己就能够体会得了。

    『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把十善落在持戒上。我们也要像前面那样去思惟;离杀生而持戒故,下面总的说,就是『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底下单单就「离杀生」这个别报,佛在此地省略了,让我们自己去想。离偷盗而持戒故,总的果报是一样的,别报我们应当能想得到。一条一条你去仔细思惟,你会开悟。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得,十善业是修行根本。离十善业不但不能生一切佛法,一切世间善法都不能生。在这里我们就想到,世尊为什么在这部经一开端告诉我们,「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一句开示要紧,毫分不善夹杂在其中,就不是佛法。诸位要晓得,佛法是纯善之法。什么是佛法?一真法界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8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