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91集
论在哪一个国家地区,我们在周边能够看到的,确确实实都是自私自利,都是争名逐利,这还得了吗?我们要认识清楚,今天世界灾难从哪来的?灾祸的根源是什么?细心去观察、去思惟,孟夫子说得好:「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这一句话,当年是对梁惠王讲的。今天我们用这一句话来观察世间,确实是孟子所说的,没有一个不是在争权夺利。争夺到最后,就是斗争、战争;最后的结果,世界毁灭。这是现代社会的趋势,我们要看清楚。
人伦常、道义完全迷惑了,过的是什么生活?纵情、堕欲,这还得了吗?往年印光大师在世,已经把现前这个社会看得非常清楚。这是佛菩萨再来的。如何拯救这个社会,帮助苦难众生度过这个劫难?所以他老人家一生不遗余力的提倡因果教育。因果教育从哪里讲起?从《了凡四训》讲起,所以他一生极力提倡《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我们细细想想,这三本书确确实实能够帮助世人度过劫难。怎么个帮助法?我们自己要学,要通过自己的力行,我们认真学习,依教奉行,自度。
《了凡四训》主要跟我们讲六道轮回的因果道理,果报的事实真相。我们读了之后细心思惟、观察,奠定了信心,你相信种善因必定得善果,造恶业决定有恶报。善恶的标准在哪里?大师拈出《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给我们做善恶的标准。往年我在台北图书馆勉励同学将《感应篇》,《感应篇》文字不多,在晚课每天念一遍,帮助自己反盛检点这一天的功过,希望借着这个能改过自新,这就是佛法里面的持戒波罗蜜。
而《安士全书》前面的一半,是《文昌帝君阴骘文》详细的解释举例。后一半有三种东西,第一个是「万善先资」,戒杀,说得很详细。第二部分是「欲海回狂」,戒淫。淫、杀是六道轮回的根本,是三恶道直接的业因,不要看到这是小事情,这不是小事情,造作这个罪业必堕三恶道;纵然你肯修福,你福修得再大,也是在三恶道去享福,人天都没有分。恶道里面享福,诸位同修你们现在仔细看能发现,许多富贵人家养的宠物,那真享福报,一家人爱护它、伺候它,无微不至,过去生中修的福报。讲经说法也是修福,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要真修,一定要断恶修善,老实念佛,这才能往生。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经典上一再告诉我们,那个地方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的心行不善不相应,佛念得再好、念得再多都去不了,心行要相应。
佛在这个地方跟我们提的,这是真实举要言之,只说了十种、十类,十恶反过来就是十善。「皈依」,皈是讲回头。从哪里回头?从恶回到善。依什么?依佛的教诲。这一部经就是佛的教诲,这一本经不论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这是佛教的根本法。佛家修行从哪里学起?就从这一部经学起,真正讲修行从这里修起。
我们净宗学会的同修,大家都知道修学的纲领,我们提了五个科目。五个科目头一个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我们五个科目。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部经就是「修十善业」,修十善业就是孝亲、尊师、慈心的落实。净业三福头一条四句,落实在修十善业上;如果没有修十善业,前面三句都是空的。你怎样孝养父母?怎样奉事师长?怎样修慈悲心?全在修十善业这一句,这一句就是这一部经,所以要晓得这是根本的根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是从这儿修起的,你说这个多重要!
《安士全书》最后一部分「西归直指」,劝导大家积德行善,念佛求生净土,这功德圆满了。往生净土就是「入佛法藏」,真的契入了。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唯一的目标,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起心动念、思想言语造作,一定要与佛的